《四郎探母》的引子便是四郎延輝的一句唸白: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要說起這句引子的來歷卻頗有些曲折。
這句表現的本是秋日梧桐葉落的景緻。古人常用“金井梧桐”來抒發傷秋之感,如王昌齡《長信秋詞》中有“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中有“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後主的《烏夜啼》中也有“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而“長嘆”一句又是化用了崑曲《玉簪記·琴挑》陳妙常所唱[懶畫眉]一曲中“朱弦聲杳恨溶溶,長嘆空隨幾陣風”的後句。
前後半句雖均為化用,但於楊四郎此時悲涼的心境卻十分契合,可謂化用之外別有神采。但這句引子好雖好,卻被許多後人詬病。全因鐵鏡公主出場那句西皮搖板“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豔陽天春光好百鳥聲喧”。尚且不說牡丹花開在前(4月中下)芍藥花期在後(5月中下),花紅一片正是一片大好春光,這與駙馬的悲秋之意全然時節相左。
不過很多人都認為,四郎的引子本就是憑詞表意,並不重在寫景,因而無需如此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全本的引子本是“被困幽州,思老母,常掛心頭”,據說當年譚鑫培譚老闆為慈禧唱戲,上臺前一個小太監遞了個條子給他,上書正是“金井”一句。原來此時,光緒帝正被慈禧幽禁瀛臺,日夜愁苦,故望能以此戲文打動慈禧。譚老闆因而臨時改了戲文,從此便這般唱了下去。(參見http://bbs.cntv.cn/thread-14339114-1-1.html)
幽幽而近百年,譚老闆早已作古。很多不知所謂的後生小輩,因了這句“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而對《四郎探母》生了興趣。不才便是其中一個。我且在此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人世冷暖地塗鴉一首:
嘆一聲,金井鎖梧桐呵,無事生怨。
卻不見,豔陽天春光好,百鳥聲喧。
莫笑詞令雖好,時節亂,豈非枉然。
你怎知,人間事,剪不斷,若理還亂。
唯有長嘆空隨一陣風,
任爾春夏與秋冬。
《四郎探母》的引子便是四郎延輝的一句唸白: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要說起這句引子的來歷卻頗有些曲折。
這句表現的本是秋日梧桐葉落的景緻。古人常用“金井梧桐”來抒發傷秋之感,如王昌齡《長信秋詞》中有“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李白《贈別舍人弟臺卿之江南》中有“去國客行遠,還山秋夢長。梧桐落金井,一葉飛銀床”,後主的《烏夜啼》中也有“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而“長嘆”一句又是化用了崑曲《玉簪記·琴挑》陳妙常所唱[懶畫眉]一曲中“朱弦聲杳恨溶溶,長嘆空隨幾陣風”的後句。
前後半句雖均為化用,但於楊四郎此時悲涼的心境卻十分契合,可謂化用之外別有神采。但這句引子好雖好,卻被許多後人詬病。全因鐵鏡公主出場那句西皮搖板“芍藥開牡丹放花紅一片,豔陽天春光好百鳥聲喧”。尚且不說牡丹花開在前(4月中下)芍藥花期在後(5月中下),花紅一片正是一片大好春光,這與駙馬的悲秋之意全然時節相左。
不過很多人都認為,四郎的引子本就是憑詞表意,並不重在寫景,因而無需如此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全本的引子本是“被困幽州,思老母,常掛心頭”,據說當年譚鑫培譚老闆為慈禧唱戲,上臺前一個小太監遞了個條子給他,上書正是“金井”一句。原來此時,光緒帝正被慈禧幽禁瀛臺,日夜愁苦,故望能以此戲文打動慈禧。譚老闆因而臨時改了戲文,從此便這般唱了下去。(參見http://bbs.cntv.cn/thread-14339114-1-1.html)
幽幽而近百年,譚老闆早已作古。很多不知所謂的後生小輩,因了這句“金井鎖梧桐,長嘆空隨一陣風”而對《四郎探母》生了興趣。不才便是其中一個。我且在此不知天高地厚不知人世冷暖地塗鴉一首:
嘆一聲,金井鎖梧桐呵,無事生怨。
卻不見,豔陽天春光好,百鳥聲喧。
莫笑詞令雖好,時節亂,豈非枉然。
你怎知,人間事,剪不斷,若理還亂。
唯有長嘆空隨一陣風,
任爾春夏與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