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是:初聽到(官軍收復了冀北一帶)悲喜交集,涕淚沾滿了衣裳。
出自:唐·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原文選段: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釋義:
在劍南忽然傳說,收復薊北的訊息,初聽到悲喜交集,涕淚沾滿了衣裳。回頭看看妻子兒女,憂愁不知去向。隨手卷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擴充套件資料
一、註解:
1、卻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隨手卷起。古代詩文皆寫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謂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還鄉時並不寂寞。
5、即從兩句:想像中還鄉路線,即出峽東下,由水路抵襄陽,然後由陸路向洛陽。
二、評析:
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春天,作者五十二歲。寶應元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延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作者喜聞薊北光復,想到可以挈眷還鄉,喜極而涕,這種激情是人所共有的。
全詩毫無半點飾,情真意切。讀了這首詩,我們可以想象作者當時對著妻兒侃侃講述捷報,手舞足蹈,驚喜欲狂的神態。因此,歷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這首詩。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稱讚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三、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意思是:初聽到(官軍收復了冀北一帶)悲喜交集,涕淚沾滿了衣裳。
出自:唐·杜甫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原文選段: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釋義:
在劍南忽然傳說,收復薊北的訊息,初聽到悲喜交集,涕淚沾滿了衣裳。回頭看看妻子兒女,憂愁不知去向。隨手卷起詩書,全家欣喜若狂。老夫想要縱酒高歌,結伴春光同回故鄉。我的心魂早已高飛,就從巴峽穿過巫峽,再到襄陽直奔洛陽。
擴充套件資料
一、註解:
1、卻看:回看。
2、愁何在:不再愁。
3、漫卷:隨手卷起。古代詩文皆寫在卷子上。
4、青春句:意謂春光明媚,鳥語花香,還鄉時並不寂寞。
5、即從兩句:想像中還鄉路線,即出峽東下,由水路抵襄陽,然後由陸路向洛陽。
二、評析:
這是一首敘事抒情詩,作於唐代宗廣德元年春天,作者五十二歲。寶應元年冬季,唐軍在洛陽附近的橫水打了一個大勝仗,延續七年多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作者喜聞薊北光復,想到可以挈眷還鄉,喜極而涕,這種激情是人所共有的。
全詩毫無半點飾,情真意切。讀了這首詩,我們可以想象作者當時對著妻兒侃侃講述捷報,手舞足蹈,驚喜欲狂的神態。因此,歷代詩論家都極為推崇這首詩。浦起龍在《讀杜心解》中稱讚它是杜甫“生平第一首快詩。”
三、作者簡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宏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