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因為蘇軾自從進入朝廷之後就一直反對由王安石領頭的“新法”一派,再加上當時的他在文壇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詩詞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是很大的,這也就間接阻撓了‘新法’的推廣,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強烈的不滿,他的政治對手將他所有詩詞收集起來,成為在朝堂上攻擊他的理由和藉口,引起皇帝對他的不滿之後被貶。二、被貶惠州,但是這一次蘇軾可以說是很無辜的,守舊派的領導人物當時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後,變法派抓住機會一度成為朝廷上的主導力量,守舊派因此被變法派大肆打壓,蘇軾也因為一貫所站的立場,再加上當時的他是元祐黨人的領袖,被變法派全面打壓,也再次被貶。三、被貶儋州,這次被貶的原因比上次更簡單,新派雖然已經在朝堂上佔了上風,但是為了將舊派徹底壓的再無出頭之日,新派對舊派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規模的打擊,所有的舊派人員被貶了一遍之後,為了以防萬一又再一次被貶遠,蘇軾也在其中。蘇軾(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因為後來曾經在田園間種田所以自己又號稱“東坡居士”。他在詩詞、書法、書畫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很大的成就,也是北宋時期文學史上成就最高貢獻最大的文人代表之一。蘇軾性格生性豁達,為人坦率認真,他用自己的詩詞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社會的態度。但是這樣一個著名偉大的文學巨匠他的晚年生活卻有了很大的變故。從公元1071年開始,朝堂之上開始發生轉變,革新變法讓蘇軾有些難以接受,他曾經當著眾大臣的面談論革新的不足之處,因為當時他和朝中許多大臣政見不合,蘇軾只好請求外放,多次到偏遠的地區為官。後來1080年所發生的“烏臺詩案”更成了蘇軾人生的轉折點,直接被抓進牢獄幾次差點喪命,後來還是因為趙匡胤曾經說過不殺賢士這樣的話,蘇東坡這才逃過一劫。他被貶到黃州這樣的偏遠地區,有段時間竟然種田為生。到了1084年才離開黃州要到汝州去走馬上任,因為路途遙遠且手中經費不足,再加上當時他的小兒子又不幸夭折,種種的打擊夾雜在一起也讓蘇軾身心盡疲,他上表請求去常州居住,這才漸漸安穩下來。蘇東坡後來也在官場上多次起起伏伏,他漸漸的對官場和仕途已經心灰意冷,可惜在公元1097年的時候,已經62歲的蘇軾再次被貶海南。直到宋徽宗大赦天下,可蘇軾年事已高,終於還是在迴歸的途中逝世。
一、因為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因為蘇軾自從進入朝廷之後就一直反對由王安石領頭的“新法”一派,再加上當時的他在文壇上的地位很高,他的詩詞在社會上引起的反響是很大的,這也就間接阻撓了‘新法’的推廣,引起了變法派對他的強烈的不滿,他的政治對手將他所有詩詞收集起來,成為在朝堂上攻擊他的理由和藉口,引起皇帝對他的不滿之後被貶。二、被貶惠州,但是這一次蘇軾可以說是很無辜的,守舊派的領導人物當時的太皇太后高氏病逝後,變法派抓住機會一度成為朝廷上的主導力量,守舊派因此被變法派大肆打壓,蘇軾也因為一貫所站的立場,再加上當時的他是元祐黨人的領袖,被變法派全面打壓,也再次被貶。三、被貶儋州,這次被貶的原因比上次更簡單,新派雖然已經在朝堂上佔了上風,但是為了將舊派徹底壓的再無出頭之日,新派對舊派進行了一次全方位、大規模的打擊,所有的舊派人員被貶了一遍之後,為了以防萬一又再一次被貶遠,蘇軾也在其中。蘇軾(公元1037-公元1101年)字子瞻,因為後來曾經在田園間種田所以自己又號稱“東坡居士”。他在詩詞、書法、書畫等各個領域都有著很大的成就,也是北宋時期文學史上成就最高貢獻最大的文人代表之一。蘇軾性格生性豁達,為人坦率認真,他用自己的詩詞表達了他對人生的感悟和對社會的態度。但是這樣一個著名偉大的文學巨匠他的晚年生活卻有了很大的變故。從公元1071年開始,朝堂之上開始發生轉變,革新變法讓蘇軾有些難以接受,他曾經當著眾大臣的面談論革新的不足之處,因為當時他和朝中許多大臣政見不合,蘇軾只好請求外放,多次到偏遠的地區為官。後來1080年所發生的“烏臺詩案”更成了蘇軾人生的轉折點,直接被抓進牢獄幾次差點喪命,後來還是因為趙匡胤曾經說過不殺賢士這樣的話,蘇東坡這才逃過一劫。他被貶到黃州這樣的偏遠地區,有段時間竟然種田為生。到了1084年才離開黃州要到汝州去走馬上任,因為路途遙遠且手中經費不足,再加上當時他的小兒子又不幸夭折,種種的打擊夾雜在一起也讓蘇軾身心盡疲,他上表請求去常州居住,這才漸漸安穩下來。蘇東坡後來也在官場上多次起起伏伏,他漸漸的對官場和仕途已經心灰意冷,可惜在公元1097年的時候,已經62歲的蘇軾再次被貶海南。直到宋徽宗大赦天下,可蘇軾年事已高,終於還是在迴歸的途中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