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看守所資深體驗工程師

    我理解的年味是一種摒棄了“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一種過年的氛圍,說白了在物質貧乏的年代才會有“年”的味道,而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豐盛的今年,“年”已經逐漸的被浮躁的社會環境所淡化,已經沒有“味”。

    只有物質貧乏的年代,才會更加期待年的到來。

    在舊社會,人基本上沒什麼娛樂活動,每天天一黑,就睡覺了,雞一打鳴就起床,每天的事情就是不斷的勞作,而過年過節是大家所期待和盼望的。

    一年的勞作就為了能在過年的時候吃一頓豐盛的大餐,家家戶戶串門,你招待我,我招待你,其樂融融,鞭炮聲,小孩的歡笑聲,長輩的相互客套,構成了一種很和諧的“味道”,那時候的心都很單純,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而現在,物質生活和精神文化都很豐富,不再吃不好穿不暖,只要肯努力,每天都是過年。而過年無非就是吃好吃的,喝好喝的,玩好玩的,以前一碗桶裝泡麵都是高檔消費,而現在龍蝦海鮮也都不再那麼吸引人,面對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已經變得複雜,不再那麼單純。

    以前一到過年,大街小巷都空無一人,所謂叫花子都有三天年,小攤商鋪也要過年。

    而現在,過年,滿大街都是依靠過年而想賺一筆的攤鋪,過年上館子吃,不好玩就去電影院看電影,抱著一個手機玩著王者榮耀比串門要有意思…………

    我一直認為,當窮的時候的年才是年,才有年的“味道”,當富的時候,天天都是年,還會在意年?

    禁止放鞭炮和煙花的年,還是年!

    其實“年味”就是一個字“窮”

  • 2 # 異趣博文

    就主觀的描述一下我心裡的年味:

    十歲前我的年味是開啟新衣服時候的那股味,穿上新衣服就覺得整個人都嶄新了。

    十歲後我的年味是點燃鞭炮後爆炸的火硝味,玻璃瓶被炸的砰砰響,大孩子才能玩。

    二十歲我的年味是隨著經濟發展、家境寬裕各種美食的味,可以吃到平時吃不到的乾果、龍蝦、野味。

    三十歲我的年味是家的味,每家每戶都有屬於自己的味道,鼻子可以聞見的味道,常年出門在外,只有過年才回家,開門父母的笑臉,妹妹拿的拖鞋,撲鼻而來的溫暖家味讓我記憶深刻。

    每個人對年味理解不同,但是團圓美滿卻是過年才能醞釀出的溫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精衛填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