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自刎的烏江在長江西岸江東的烏江鎮。楚霸王自刎烏江,但是他的名聲卻比勝利者劉邦還大,楚霸王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鉅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剛愎自用,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公元前202年自刎於烏江旁。擴充套件資料:秦王朝被推翻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數年戰爭,史稱“楚漢相爭”。在近五年的楚漢戰爭中,項羽由強大轉為弱小,最後被劉邦的軍隊包圍,項羽帶著幾十人突圍,逃到烏江邊,最後被迫自刎身亡;而在江東烏江鎮,霸王祠是為紀念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而建的,歷史已相當久遠,位於馬鞍山江對岸的和縣烏江鎮;霸王祠位於和縣烏江鎮東南側的鳳凰山上,左瀕滔滔長江,乃西楚霸王項羽垓下兵敗,潰退至烏江自刎處,史書記載霸王祠最盛時有廳、殿、廂、室99間半,千年香火不斷;十年浩劫,霸王祠被夷為平地,改為一所農中。文革後,和縣政府於1984年、1992年兩次撥款重修擴建,遊人一踏進烏江鎮,便遙遙可見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題書的“霸王祠”的牌坊和青玉石漢闕門樓;西楚霸王靈祠正中為享殿,殿中豎仿青銅項羽立像,高2.6米,顯得驕矜剛愎,神武剽悍,雙目怒視,似乎在訴說這位悲劇英雄的窮途末路的悲懣:“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享殿後是墓區,通往墓臺的石板神道為古松掩映,旁立4對石人石獸,粗獷簡約,典型的明代雕塑風格,墓臺四周有仿白玉欄杆,中立“西楚霸王衣冠家”碑石一方,墓成橢圓狀,左側有地下墓道。
楚霸王自刎的烏江在長江西岸江東的烏江鎮。楚霸王自刎烏江,但是他的名聲卻比勝利者劉邦還大,楚霸王勇猛好武,早年跟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率軍渡河援救趙王歇;鉅鹿之戰,擊破章邯和王離領導的秦軍主力,領軍滅亡秦國。自稱西楚霸王,定都於彭城,大封滅秦功臣將領,擁立六國貴族後代為王。漢王劉邦從漢中出兵,掀起歷時四年的楚漢之爭;項羽在正面戰場屢破劉邦。彭越不斷後方破壞楚軍補給。韓信統一了黃河以北,揮師南下,剛愎自用,猜疑亞父范增,終為劉邦所敗,公元前202年自刎於烏江旁。擴充套件資料:秦王朝被推翻後。項羽和劉邦為爭奪帝位,進行了數年戰爭,史稱“楚漢相爭”。在近五年的楚漢戰爭中,項羽由強大轉為弱小,最後被劉邦的軍隊包圍,項羽帶著幾十人突圍,逃到烏江邊,最後被迫自刎身亡;而在江東烏江鎮,霸王祠是為紀念西楚霸王項羽自刎烏江而建的,歷史已相當久遠,位於馬鞍山江對岸的和縣烏江鎮;霸王祠位於和縣烏江鎮東南側的鳳凰山上,左瀕滔滔長江,乃西楚霸王項羽垓下兵敗,潰退至烏江自刎處,史書記載霸王祠最盛時有廳、殿、廂、室99間半,千年香火不斷;十年浩劫,霸王祠被夷為平地,改為一所農中。文革後,和縣政府於1984年、1992年兩次撥款重修擴建,遊人一踏進烏江鎮,便遙遙可見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題書的“霸王祠”的牌坊和青玉石漢闕門樓;西楚霸王靈祠正中為享殿,殿中豎仿青銅項羽立像,高2.6米,顯得驕矜剛愎,神武剽悍,雙目怒視,似乎在訴說這位悲劇英雄的窮途末路的悲懣:“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享殿後是墓區,通往墓臺的石板神道為古松掩映,旁立4對石人石獸,粗獷簡約,典型的明代雕塑風格,墓臺四周有仿白玉欄杆,中立“西楚霸王衣冠家”碑石一方,墓成橢圓狀,左側有地下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