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落魄軍魂2018

    二戰期間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都是依靠入侵中國所掠奪和戰勝賠償的財力所供養。

    日軍的軍事裝備,早期的日本引進了各國的裝備,免不了引進學習。二戰前日本已經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自產所有種類的武器裝備,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生產的,極少一部分是進口的,更少的是繳獲的。

  • 2 # 薺菜糰子

    軍事實力來自物質和科技兩個方面。

    物質方面,主要是錢,有錢才能買原料建工廠造武器。錢自何來?最初除了日本上下一心從牙縫裡擠出來的,就是日本崛起過程中搶來的,很大部分是從中國通過賠款掠奪而來。正是靠這些錢,資源匱乏的日本完成了包括軍事工業的工業化建設。工業建設上去了,就可以生產各種製成品出口賺錢。比如出口軍火給一戰的參展國和內戰的中國各路軍閥。靠這些錢,日本可以繼續升級產業和進口石油鋼鐵等各種自己匱乏的戰略物資。值得一提的是,美日開戰之前,日本所需的石油和鋼鐵,有近一半是從美國購買的,雖然美日暗地裡早就互相視作假想敵,但美國出於歐戰優先的考慮,為了綏靖日本,不顧被侵略的中國求援,一直堅持出口鋼鐵石油給日本,直到珍珠港事件爆發前夕。

    技術方面,就是引進和研發並重了。這方面很大程度得靠自己努力,日本人在這方面還是值得敬佩的。但引進技術也起到了相當作用。比如,一戰前,英國為了制衡美國(那時英國還在巔峰,覺得美國崛起會威脅它老大地位),向日本出口頂尖的艦船建造技術,為日本海軍的強大出力不小。再比如二戰時期日本和德國的技術交流與合作,通過潛艇運送了包括航空發動機在內的一些高階裝備給日本。但需要注意的是,必須自己有足夠高的技術基礎,才能消化吸收引進技術。英國造艦技術就是正面例子。反之,則是事倍功半,引進德國的發動機就是例子。二戰末期航空發動機動力不足長期困擾日軍,德國的液冷航空發動機連圖紙資料都送到手,比較精通氣冷發動機的日本始終沒把德國技術吃透,到戰敗也沒造出媲美德國貨的液冷發動機。

    具體說到日軍的軍事裝備,絕大多數都是自己生產的,極少一部分是進口的,更少的是繳獲的。二戰前日本已經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可以自產所有門類的武器裝備。但這一過程中還是免不了引進學習。早期的日本引進了各國的裝備,比如各種槍支火炮、比如英國的金剛級。這些裝備要麼直接仿製,要麼借鑑後吸收到自己的設計裡。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日本通過努力獲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畢竟技術積澱不足經濟基礎薄弱,在有些領域水平不理想。比如航空發動機,動力不足始終困擾著日本航空界,大名鼎鼎的零戰,要靠犧牲防護來獲取機動性優勢。再比如輕武器,雖然三八大蓋算是好槍,也不是太過時。但在半自動步槍和衝鋒槍領域被遠遠拋在後邊,各種機槍設計之奇葩,也是無可名狀。

    拉拉雜雜暫時就想到這麼多了,請大家斧正或補充。

  • 3 # 海闊天JQK

    日本是個從內心不可小覷、時刻提防的國家。 日本的百年計劃是用侵佔為前提, 不得失敗為目的。 捫心發展自己不張揚,只要能戰勝對手不懼一切降人才。 資源匱乏使其意志力和發現創造力得以施展,是一個逆向思維反人類的軍國主義國家。日本具備亞洲風土兼併西方理論看世界的眼界,具備戰勝大國的智慧,理由很簡單,它能找到諸位的七寸,軟肋之處而把自己藏的很深,與日本交過手的國家都明白是啥感覺。 二戰美俄最後的一擊打的日本至今還是沒服,這樣的國家購世人想向的。 謝謝邀請。

  • 4 # 鹹魚閒聊

    抗戰爆發之前,日本鋼鐵年產量已經超過600萬噸,而中國只有5萬噸,不及日本一個零頭;海軍方面日本擁有各類戰船總噸位100多萬噸,而中國只有11萬噸,而且日本擁有建造5萬噸戰艦的能力,而中國卻根本沒有能力建造萬噸級戰艦;空軍方面,日軍當時擁有各類戰機1000多架,中國擁有600多架,看似差距不大,但日本擁有年產近上萬架飛機的能力,整個戰爭期間日本生產了包括零式戰機在內的各類戰機6萬多架!而中國則為零!

    除此之外,當時的日本還是世界上少有的可以獨立生產火炮,坦克,各類裝甲車,機槍,步槍等一系列武器的國家,整個戰爭期間,日本共生產了5千多輛坦克,8萬多門火炮,6萬多輛汽車,各類槍支斤400萬支,彈藥更是無數,按照日本戰時的最高參戰兵力來算的話,當時的日本士兵平均一人一把槍。

    對比之下,中國就顯得非常寒酸了,中國當時只能生產少量的槍支,產量為30萬支左右,而坦克,火炮,汽車這些跟飛機,大噸位戰艦一樣幾乎為零,彈藥更是奇缺,按照當時中國的最高參戰兵力560萬人計算的話,當時的士兵都是幾個人共用一把槍,所以當年我們的很多士兵只能揹著大刀,拿著長矛去跟日本人拼命。

    那麼當年被我們國人斥之為“彈丸小國”的日本究竟為何會有如此大的實力,能對廣袤的中國發動一場全面的侵略戰爭呢?

    其實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日本也是一個閉關鎖國的落後國家,後來發生了黑船事件,美國人叩開了日本的大門,這也導致了德川幕府執政時代的結束,到了第二次鴉片戰爭,繼位的明治天皇逐漸意識到改革的重要性,於是在他的帶領下,日本開始了明治維新,全面效仿西方國家走君主立憲之路,當時日本想要發展成為世界一流全國,最直接快速的方法就是通過發動對外戰爭掠奪他國資源來進一步壯大自己,於是腐朽愚昧的清王朝成了日本人的第一個目標。

    日本人用這筆錢大力發展軍備,於1905年打敗了沙俄,奪取了沙俄在中國東北的一切權利,並在東北成立了“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簡稱“滿鐵”,用來攫取東北礦產資源,控制滿洲鐵路。東北是日本夢寐以求的“聖地”,那裡有日本人渴求的鐵礦和煤炭資源,這是發動戰爭所必須的資源,也是日本本土最為緊缺的資源。

    後來日本向東北派出駐軍和移民,他們的目的很明顯,就是要同化東北地區,企圖讓東北變成日本的殖民地,但是趕走了沙俄,卻趕不走中國人,令日本人想不到的是,東北出了一個張作霖,張作霖牢牢的掌控著東北的局勢,於是日本人謀殺了張作霖,再後來爆發了九一八,東北徹底淪陷。

    東北淪陷後,當年成立的滿鐵才算是真正的派上了用場,滿鐵名義上是經營鐵路,航空等業務,但實際上滿鐵還負責東北和山東地區的礦產資源的開發與冶煉,包括煤炭,鐵礦,鉛礦,黃金以及其他稀有金屬等,而這些都是日本發動並維持戰爭所不可或缺的,日本人當年在東北究竟掠奪了多少資源已無從考察。

    東北的“滿鐵”,山西的“山西產業會社”,日本每攻下一個地區都會設立一個類似於這樣的機構來搜刮淪陷區的物資及資源,後來日本入侵東南亞也是為了得到那裡的石油資源,因為日本在中國並沒有發現石油,這對我們來說也是不幸中的萬幸。

    所以說,資源匱乏的日本當年之所以能擁有如此強大的軍事實力,除了民族特性這一因素外,最主要的就是依靠掠奪而發展起來的。

  • 5 # 史之策

    但就是這樣一個“小”國,卻敢侵略陸地面積是它25倍的中國,並且敢於向蘇聯和美國叫板。那麼一個小小的日本在二戰期間為何有如此大的軍事實力,他的武器從何而來?

    日本是個非常善於學習的國家。從古代派遣遣唐使學習中國的政治、經濟制度,到近代派出歐美留學生學習西方知識。可以說,日本正是憑藉學習先進制度,實現了速成。

    自身努力固然重要,隊友助攻更是如虎添翼。雖然明治維新後,日本迅速躋身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但是速成的弊端也展現出來了。

    那就是知識技術積累的匱乏,導致日本根本無法獨立製造戰爭武器。不過在日本、德國、義大利確立同盟關係後,德國隊友的助攻,解決了日本這一燃眉之急。

    德國隊友的助攻並不是簡單地向日本贈送武器,而是直接告訴日本人如何製造武器,而對於比較精密、複雜、三言兩語難以說清的技術,德國隊友更是親情奉獻圖紙。

    當然,日本設計師也並非一味照搬,而是依據實際作戰情況,對德國提供的武器技術進行改造。

    一時之間,零式戰機被封神,而美國也品嚐到了大發戰爭財以及綏靖政策的惡果。

    雖然德國隊友的助攻非常給力,但是奈何日本礦產資源匱乏,同時土地資源和軍事經費緊張,一直無法大規模修建軍工廠。

    這也是為什麼二戰時期,自動步槍、半自動步槍以及衝鋒槍陸續面世,但日本一直沒有大量裝備的原因。

    日本資源實在是太匱乏了,尤其是衝鋒槍幾秒之內幾十發子彈就打光。但命中率卻並不是很高,簡直就是在燒錢、浪費資源!而且在戰爭後期,日本戰線拉得太長,完全支撐不起這樣的消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