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鍾文整脊康復
-
2 # 跑者阿飛
受傷總是跑步的強度超過了身體的承受能力。
總是腳踝受傷,要從跑姿跑法上找原因。
每步著地都有3倍體重左右的衝擊力,長期積累負荷不得了。
你跑步時,一定有過度的腳踝動作,
可以觀察一下,自己是怎麼跑的?
那個地方先著地的?
著地的時候,踝關節是否保持自然的狀態?
是否前掌過度用力?拔地動作太多?
是否在勉強修煉前掌跑法?
跑鞋是否合適?
有沒有內翻?外翻?
簡單來說,不管任何跑法,都要求在重心的正下方著地,著地時踝關節保持自然的角度。
可以透過肌效貼來把踝關節固定好,再去跑,有利於保護踝關節。
-
3 # 咕咚健康小助手
跑步雖然是一項簡單的運動,但是其中依然有很多值得注意的技術要領。
首先,如果進行高強度的跑動,比如四百米以下的速度跑,則一定要做適量的準備活動,包括腳踝,膝關節等,之後可以做做高抬腿,小步跑之類。使肌肉關節處於良好的狀態,可以有效的避免受傷。
第二,如果做長距離的跑動,則可以先慢後快,慢跑過程也就相當於做準備活動了。而且過程中呼吸要有規律,最好三步一吸三步一呼,或者選擇適合自己的呼吸規律。
第三,就是注意跑步過程中的技術要求。在短跑過程中,由於要求高重心跑,所以一般要求只是前腳掌著地,主動扒地。過程中一定要把大腿抬起來,不然極易引發骨膜炎,主要表現為小腿尺骨面疼痛。還有就是易於崴腳。對於長袍,則應注意是全腳掌著地或者有腳後跟到腳前掌滾動著地,同時注意膝關節的緩衝。這種緩衝在較硬的路面跑動顯得尤為重要。
有先天性的骨發育不良,比如扁平足 足外翻
踝關節有陳舊性損傷,像韌帶損傷 關節錯位造成踝關節失穩
有椎間盤突出或骨盆失衡的問題,造成體態改變,重心不穩
跑步姿勢不對,受力不平衡
整體肌肉力量不足,重心不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