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至樂無如讀書
-
2 # 關東俠客
冀州一詞最早出現在巜尚書-禹貢》一書中。相傳大禹治水後把天下分成九州,冀州,兗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梁州和雍州。範圍包括現在的北京市,河北省,山西省,天津市,河南省北部,遼寧省和內蒙古部分地區百積約一百四十萬平方公里土地。關於冀州名字的來源是古冀州境內晉國西南部有一個叫"冀”的國家。東漢學者許慎在《說文解字-北部》中解釋"冀,北方州也。從北異聲。因為冀州是傳說中堯舜禹三代帝王建都的地方,所以冀州為九州之首。《淮南子-墜形篇》"正中冀州為中土。"冀,大也,四方之王,故曰中土。”在古代認為冀州居天下之中,因此也稱中州,中土。因古代天子常居冀州這個地方,後來用冀州代指中國之號。
謝邀,饒舌幾句。因為冀州為傳說的堯舜禹所都之地!堯都平陽,舜都蒲坂,禹都安邑,殷商也曾都冀南。帝王所都為中。冀州之南,即黃河之南(豫州)被稱河外、或外方,也說明了這點。這也是考古學家為什麼稱陶寺為最早的中國的原因,帝王所都,謂之中國。范文瀾在《中國通史簡編》中指出,殷都安陽應該被稱中國。而見諸文字的《詩經·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中的中國則指豐鎬,因為周都豐鎬。帝王所都為中國,此言不虛。漢代學者劉熙“帝王所都為中,故曰中國”!冀州為傳說的堯舜禹所都之地,稱冀州為最早的中州、中土、九州之首,也就實至名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