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方國學

    生活中鄰里街坊總是會以“是否孝順”來評判一個人的道德,尤其是婚後的夫婦如果沒有後代則會被說成是大不孝之人,我們常常聽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當然這是儒家關於孝順的說法,那麼後兩不孝是什麼呢?

    第一種不孝就是:一味順從,見父母有過錯而不勸說,使他們陷入不義之中;孔子在《孝經》上說:“父有爭子,則身不陷於不義,故當不義,則子不可以不爭於父。”就是父輩要做違背道義的事時,兒子不可以不據理勸諫父親,如果不及時勸誡父輩使其陷入不義之地,就是不孝了。

    第二種不孝就是:家境貧窮,父母年老,自己卻不去當官吃俸祿來供養父母。放到現代就是說,父母年邁,家庭比較貧困的情況下,做子女的如果不好好工作,讓父母過上不愁吃穿的生活,這也是一種不孝。因為父母在年輕的時候付出了很多,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讓孩子們能健康成長,衣食無憂。

    父母養育子女長大成人,子女需要在品行上規誡父母,在物質上養育父母,年老的人總是無助的,身體狀況一如不如一日,又喪失了生存的能力,如果做子女的都不奉養他們,可真是斷了他們的後路了。

    儒家是以“孝”為核心建立的學說,透過講究血緣關係上面的“孝”來達到治國治家的目的,在古代的氏族社會這是廣為大家公認的治理理念。但是在今天氏族不斷被消解的現代社會中,我們應該思考儒家談的哪些“孝”的理念在今天還受用,孝敬父母天經地義,但是必須只有男人才能接續後代的封建思想真的應該摒棄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孝莊秘史在當年是有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