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1118065681947

      作者有兩個,上聯絡歐陽修句,下聯絡蘇舜欽句。這是梁章鉅因編輯《滄浪亭志》而獲得的集句聯。

      含義是:清風明月到處都有,但對俗人來說,有錢也買不到;近水遙山本為無情之物,但在詩人眼裡,都成了有情之物,對比強烈。

      鑑賞如下:這是一副巧妙的集句聯,上聯見歐陽修長詩《滄浪亭》,下聯見蘇舜欽詩《過蘇州》。雖是集句,讀起來卻是一副佳聯,上下契合,天衣無縫。上聯,清風明月是無價之寶,意境是那樣雅淡、疏朗;下聯,遠山近水都是有情之物,情韻是那樣纏綿、嫵媚。使人入得園來,覺得這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分外可親,滿園美景都是無價之寶,真令人留戀難捨。名園對名聯,相映成趣。倘若我們略加分析,此聯就更加值得玩味。中國計程車大夫的審美情趣受佛道的影響很深,崇尚高雅、清淡、閒適的意境。由於中國社會政體的特殊性,中國的知識分子最具對社會政治實體的依附性。儒道兩家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兩大精神支柱,達則尊孔孟,積極入世,講究修、齊、治、平;否則重老莊、消極出世,轉向自然,寄情山水。在古典詩歌中,家國之憂與對山林的陶醉是兩個基本母題。對政治的消極引來了對審美的積極,換句話說,消極的人生態度恰與積極的審美態度接壤。由此,在文藝作品中士大夫透過移情作用,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水一溪都感到親切和愉悅,從大自然與秀麗中得到美的享受,當西方文學家把大自然視為惡敵,筆下常指寫人與自然力的搏鬥,流露出恐懼之意時,中國的文學藝術卻在大自然中怡情養性,自得其樂。話說回來,清水、明月這自然之物是特別受文人青睞的,吟水弄月者為高人雅士。如蘇軾曾在《前赤壁賦》中說:“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無盡藏也。”再看歐陽修《會老堂口號》是“金馬玉堂三學士,清風明月兩閒人”。文人對山水有情的就更多,如李白《獨坐敬亭山》“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清風、明月、近水、遙山成了失意文人心靈的避難所,所以這副對聯情趣的高雅獲得了普遍的讚賞。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歌詞第一句你的抱歉開起來多認真是什麼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