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30206784942

    不確定性原理是指粒子動量和位置的不確定性。它體現在光子上,還是符合日常經驗的。

    (看圖,很好理解的!我保證答案裡就只有這一個公式!)

    其中 為位置標準差, 為動量標準差,h為普朗克常數,當限制了光子的入射位置,其動量的不確定性就會增大,比如光子單縫衍射實驗就說明了這一現象。

    實驗中,當狹縫接近波長時,光反而不按直線傳播。狹縫越細,衍射條紋的範圍越寬。

    可是接著科學家發現物質也有波動性。例如,電子衍射實驗證實了電子有同樣的特性。

    當粒子表現出波動性時,反常識的事情就出現了。波是怎麼樣的?

    位置對波來說沒有意義,它必然延伸到整條數軸上。

    粒子具有波動性,意味著粒子可以用這樣一個波形表示。

    利用傅立葉變換,我們可以用眾多正弦波的疊加來表示任何波,例如矩形波。

    所以任何一個波可以有兩種不同的定義:常見的是把波定義成在時空域(簡稱空域)上的函式,自變數是時間或空間座標,因變數是波在該處的強度;另一種是把波分解成不同頻率的正弦波的疊加,即將其定義成在頻率空間(簡稱頻域)上的一個函式,自變數是不同的頻率,因變數是該頻率所對應的簡諧振動的幅度。

    剛才那個粒子波麼也可以用很多不同頻率正弦波疊加而成。疊加的波越多,其位置越精確。而這些疊加起來的正弦波構成了粒子的動量取值範圍。

    不確定性原理起的作用就是:不可能同時無限的提高時空解析度和頻率解析度。兩者都可能很小,但不能同時很小。如果一個粒子的位置被測量得特別精確,就必須增加在頻域上的取值數,即這個粒子動量的可能性就會很大。反之,如果在頻域上取值特別少,比如假設最簡單的一個正弦波,它就會彌散到整個宇宙空間。

    你同學說的意思,可能是指粒子的動量被精確測定時,粒子的位置不確定性會很大,甚至會跑到宇宙邊界去。儘管隨著距離越遠,機率無限接近於零,但畢竟不是零。粒子是怎麼跑過去的?我只能說不知道。微觀粒子的動量和位置都失去了意義,其狀態是由波函式決定的機率雲,觀測行為使之塌縮成一個粒子。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你在任意時候測量粒子的狀態,其速度都不會超過光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兔子第三眼瞼發炎怎麼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