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toogr10720
-
2 # a不會愛的小笨蛋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青松、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詩的中間兩聯同是寫景,而各有側重。頷聯側重寫物,以物芳而明志潔;頸聯側重寫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同時,二者又互為補充,青松、青松、翠竹、青蓮,可以說都是詩人高尚情操的寫照,都是詩人理想境界的環境烘托。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一陣新雨過後,青山翠谷越發顯得靜幽,夜幕降臨,涼風習習,更令人感到秋意濃厚。明亮的月光照映著松林,泉水從石上潺潺流過。竹林中傳來陣陣歡聲笑語,原來是洗衣少女們歸來,蓮葉浮動,那是順流而下的漁舟。儘管那春天的芬芳早已逝去,我陶醉在這美妙的秋色中,依然嚮往長留. 《山居秋暝》就是王維寫的一首五言律詩。詩一開始“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山是空空的,很容易讓人想到空曠、靜謐。王維受其母的影響較深,佛教講究“四大皆空”,在詩人的眼裡,一切勝景浮名都不過是一“空”而已!傍晚十分,一切都迷濛起來,淅淅瀝瀝的秋雨過後更是一片清冷的秋意!也是為全詩定下了恬淡、清新的感情基調。同時暗點了時間、地點。 頷聯“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月”是入聲,“照”是去聲。聲調由低斂而趨向高放,與月亮逐漸鋪灑松林的景況相容。下句前四字全為齒音,末尾“流”字是舌音,發音由細碎而圓轉,讓人彷彿聽到了月光照射下的清澈的泉水流經石上的潺潺之聲,像優美的奏鳴曲一樣響起,在空曠遼遠的山間傳得很遠很遠!詩人眼中的明月不似蘇東坡筆下的“白露橫江,水光接天”那般豪邁奔放,卻是疏疏朗朗地從松葉之間傾瀉下來,似乎月光可以用心去數一數!“照”寫出月光傾灑的情態。“流”字卻化出了聲音。這不能不說詩人精當的煉字功夫。在詩人的筆下,不僅勾勒出了一幅恬靜、淡遠的秋色晚景圖,還呈現出山水畫難以表現出的動態美、聲音美,這是由於他在音樂方面的造詣,因此詩人更能精確的感受到自然山水音響的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