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稱】麥門冬、寸冬、韭葉麥冬、沿階草、野麥冬、野韭菜。
【形態特徵】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高15~40釐米。地下具細長匍匐枝。鬚根頂端或其一部分膨大成肉質的塊根。葉多數叢生,窄線形,長15~40釐米,寬0.1~0.4釐米。花莖從葉叢間抽出,上部生多數淡紫色花。漿果球形,藍黑色。夏季,切取帶須的塊根,洗淨曬3~4日,堆1~2日(上蓋草包或麻袋),再曬,反覆幾次,曬至全乾,除去鬚根。
【生長環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生於山谷溪溝或樹林中,亦有栽培於庭院中。
【性味功效】味甘、微苦,性微寒。養陰潤肺,養胃生津,清心除煩,潤腸通便。
【驗方精選】第一方:麥冬2一斤(鮮品,去心)。
用法:取上藥,搗爛煮熟,絞取汁,加入蜂蜜一斤,放鍋內(不用鐵鍋)以重湯煮,不斷攪拌,待液稠如飴,盛於瓷器中備用。每次用溫酒調服1匙,每日2次。
主治:素體陰虛。第二方:麥冬20克,銀花15克,地榆10克。
用法:用保溫杯泡水當茶飲。
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第三方:麥冬45克。
用法:取上藥,加水煎煮2~3次,合併煎液,濃縮成30~45毫升。分3次服用,每日1劑,連服3~18個月。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第四方:麥冬20克,日花粉15克,葛根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糖尿病(上消)。第五方:麥冬15克,桑椹15克,首烏20克,黑芝麻(搗碎)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體弱,大便乾燥。第六方:鮮麥門冬全草50克。
用法:取上藥,切碎,煎湯。代茶飲服,每日1劑,連用3個月。
主治:糖尿病。第七方:麥冬15克,浮小麥30克,黃芪20克,黑豆衣12克,地骨皮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
主治:自汗、盜汗。第八方:麥冬50克。
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治療時先用生理鹽水將患處洗淨,然後取適量麥冬用食醋調糊,均勻敷於患處,每隔5小時換藥1次,3次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忌食辛辣,暫停哺乳。
主治:乳頭皸裂。
【別稱】麥門冬、寸冬、韭葉麥冬、沿階草、野麥冬、野韭菜。
【形態特徵】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高15~40釐米。地下具細長匍匐枝。鬚根頂端或其一部分膨大成肉質的塊根。葉多數叢生,窄線形,長15~40釐米,寬0.1~0.4釐米。花莖從葉叢間抽出,上部生多數淡紫色花。漿果球形,藍黑色。夏季,切取帶須的塊根,洗淨曬3~4日,堆1~2日(上蓋草包或麻袋),再曬,反覆幾次,曬至全乾,除去鬚根。
【生長環境】全國大部分地區有分佈。生於山谷溪溝或樹林中,亦有栽培於庭院中。
【性味功效】味甘、微苦,性微寒。養陰潤肺,養胃生津,清心除煩,潤腸通便。
【驗方精選】第一方:麥冬2一斤(鮮品,去心)。
用法:取上藥,搗爛煮熟,絞取汁,加入蜂蜜一斤,放鍋內(不用鐵鍋)以重湯煮,不斷攪拌,待液稠如飴,盛於瓷器中備用。每次用溫酒調服1匙,每日2次。
主治:素體陰虛。第二方:麥冬20克,銀花15克,地榆10克。
用法:用保溫杯泡水當茶飲。
主治:慢性淺表性胃炎。第三方:麥冬45克。
用法:取上藥,加水煎煮2~3次,合併煎液,濃縮成30~45毫升。分3次服用,每日1劑,連服3~18個月。
主治:冠心病心絞痛。第四方:麥冬20克,日花粉15克,葛根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
主治:糖尿病(上消)。第五方:麥冬15克,桑椹15克,首烏20克,黑芝麻(搗碎)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體弱,大便乾燥。第六方:鮮麥門冬全草50克。
用法:取上藥,切碎,煎湯。代茶飲服,每日1劑,連用3個月。
主治:糖尿病。第七方:麥冬15克,浮小麥30克,黃芪20克,黑豆衣12克,地骨皮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
主治:自汗、盜汗。第八方:麥冬50克。
用法:取上藥,研為細末,裝瓶備用。治療時先用生理鹽水將患處洗淨,然後取適量麥冬用食醋調糊,均勻敷於患處,每隔5小時換藥1次,3次為1個療程。治療期間忌食辛辣,暫停哺乳。
主治:乳頭皸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