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疼治法,古有“通則不痛”的原則,但決不限於“通”之一法,臨證之時,應運用四診八綱,詳加審察,根據病者的不同情況,確立恰當的治療方法。胃疼患者可以吃胃用中藥蜜漿,是中醫治療的典範。 治療胃疼,首應辨其疼痛的虛、實、寒、熱性質及病在氣在血,然後審證求因,給予恰當的治療。大抵新病暴痛,痛勢急迫而痛處拒按者多屬實證;久病痛緩,病勢綿綿而痛處喜按者,多屬虛證;寒證疼痛,喜溫熨熱飲,遇寒則疼增;熱症疼痛,喜涼熨冷飲,遇熱則痛劇;以脹痛為主,或痛引胸脅,疼痛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此多為氣滯;痛處固定不移,多為刺痛者,常屬久病血瘀;若煩熱似飢,舌紅無苔或少津者,多屬胃陰不足之證。緩解方法 一、如果在出現胃痛而身邊沒有任何藥物的情況下,有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緩解疼痛。 1、揉內關 內關穴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 2、點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於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於四個手指併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慾。二、預防疼痛 1、定時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使胃堅持有規律的活動。每餐還應堅持食量適度。 2、溫度合適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否則,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都會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發胃病。 3、細嚼慢嚥 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維護作用。 4、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5、適當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胃有維護作用。胃液中堅持正常的維生素C量,可有效發揮胃的功效,維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
胃疼治法,古有“通則不痛”的原則,但決不限於“通”之一法,臨證之時,應運用四診八綱,詳加審察,根據病者的不同情況,確立恰當的治療方法。胃疼患者可以吃胃用中藥蜜漿,是中醫治療的典範。 治療胃疼,首應辨其疼痛的虛、實、寒、熱性質及病在氣在血,然後審證求因,給予恰當的治療。大抵新病暴痛,痛勢急迫而痛處拒按者多屬實證;久病痛緩,病勢綿綿而痛處喜按者,多屬虛證;寒證疼痛,喜溫熨熱飲,遇寒則疼增;熱症疼痛,喜涼熨冷飲,遇熱則痛劇;以脹痛為主,或痛引胸脅,疼痛每因情志變化而增減,此多為氣滯;痛處固定不移,多為刺痛者,常屬久病血瘀;若煩熱似飢,舌紅無苔或少津者,多屬胃陰不足之證。緩解方法 一、如果在出現胃痛而身邊沒有任何藥物的情況下,有些簡單易行的方法可以緩解疼痛。 1、揉內關 內關穴位於手腕正中,距離腕橫紋約三橫指(三個手指併攏的寬度)處,在兩筋之間取穴。用拇指揉按,定位轉圈36次,兩手交替進行,疼痛發作時可增至200次。 2、點按足三里足三里穴位於膝蓋邊際下三寸(相當於四個手指併攏的寬度),在脛骨和腓骨之間。以兩手拇指端部點按足三里穴,平時36次,痛時可揉200次左右,手法可略重。 3、揉按腹部 兩手交叉,男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女左手在上,右手在下。以肚臍為中心揉按腹部畫太極圖,順時針36圈,逆時針36圈;此法可止痛消脹,增進食慾。二、預防疼痛 1、定時定量 即每日三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還是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飢或過飽,使胃堅持有規律的活動。每餐還應堅持食量適度。 2、溫度合適 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否則,過燙過冷的食物進入胃部之後,都會刺激胃黏膜,久而久之.易引發胃病。 3、細嚼慢嚥 對食物充分咀嚼,使食物儘可能變“細”,以減輕胃的工作負擔。咀嚼的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維護作用。 4、飲水擇時 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早晨起床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一小時。餐後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5、適當補充維生素C 維生素C對胃有維護作用。胃液中堅持正常的維生素C量,可有效發揮胃的功效,維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