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浪1987
-
2 # wsswanzyr
李清照文詞絕妙,鬼斧神工,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被尊為婉約宗主,是中華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豐碑。
李清照的詞可以南渡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前期詞主要描寫傷春怨別和閨閣生活的題材,表現了女詞人多情善感的個性。
對後世影響:李清照的詞委婉、清新,感情真摯。前期的詞,主要描寫少女、少婦的生活,多寫閨情,流露了她對愛情生活的嚮往和別離相思的痛苦。她後期的詞,多悲嘆身世,有時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以表達她的愛國思想。李清照的文學創作具有鮮明獨特的藝術風格,居婉約派之首,在詞壇中獨樹一幟,稱為"易安體"。
作為一名封建社會的女性,李清照本身的自主、自強、自信的堅韌性格。首先,對封建家庭的衝擊。李清照曾有詩云“炙手可熱心可寒”,大膽地以楊國忠入喻,她完全無視上下尊卑的家庭等級觀念,對公公趙挺之予以尖銳的諷刺,表現出她自主的個性。其次,她關心國家大事。南渡後,李清照面對淪陷的北方家鄉,心中的憂憤難以平息,對南宋君臣的軟弱恐懼、屈辱退讓,更是滿腔怒火。在此時她的名句“南業尚覺吳江吟,北狩應知易水寒”,充分地體現了作者不甘落後的自強性格,不願默守閨中,可以說是一個“花木蘭”。
此外,她還敢於批判男性權威。她從汪無知地跟隨著別人盲走,而在於自信自己的才能,堅定自己的立場,以“知音”的身份,指出蘇軾,秦觀,黃庭堅,王安石等十六人弊病。我們知道,蘇、秦、黃、王等是當時社會上的知名人士,而李清照在當時只不過是一名無名小卒,竟然能夠大膽地提出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言論,“其狂不可及也。”不畏懼黑暗勢力的壓迫,不退卻,不妥協,自強不息地憑藉自己的智慧、才能、膽識、自信地談古論今,不愧為一名時代巾幗英雄。她對公公的不滿,體現了對封建家庭等級觀的不滿;對國事的關心,改變了以前婦女“一心僅為父親、丈夫服務”的觀念,開了婦女關切國事的先河;對男性權威的批判,則從本質上說是對封建社會男權主義的嚴重不滿。可以說,李清照的性格也造就了她叛逆的性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