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hkzto4610

    答案是:A,B。解釋:唯物辯證法認為運動是物質的固有性質和存在方式,是絕對的、無條件的;靜止是相對的、有條件的,是運動的特殊狀態。“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正體現了運動與靜止的辯證關係。故選:A,B。詩句“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出自宋代詩人陳與義的《襄邑道中》,全詩原文如下:《襄邑道中》作者:陳與義 朝代:宋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雲不動,不知雲與我俱東。譯文對照:兩岸原野落花繽紛,隨風飛舞,連船帆也彷彿也染上了淡淡的紅色,船帆趁順風,一路輕揚,沿著長滿榆樹的大堤,半日工夫就到了離京城百里以外的地方。躺在船上望著天上的雲,它們好像都紋絲不動,卻不知道雲和我都在向東行前進。作者簡介: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號簡齋,漢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陳希亮遷居洛陽,故為宋代河南洛陽人(現在屬河南)。他生於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於南宋宋高宗紹興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傑出詩人,同時也工於填詞。其詞存於今者雖僅十餘首,卻別具風格,尤近於蘇東坡,語意超絕,筆力橫空,疏朗明快,自然渾成,著有《簡齋集》。擴充套件資料《襄邑道中》賞析:全詩寫坐船行進於襄邑水路的情景。首句寫兩岸飛花,一望通紅,把作者所坐的船都照紅了。用“紅”字形容“飛花”的顏色,這是“顯色字”,詩中常用;但這裡卻用得很別緻。花是“紅”的,這是本色;船本不紅,被花照“紅”,這是染色。作者不說“飛花”紅而說飛花“照船紅”,於染色中見本色,則“兩岸”與“船”,都被“紅”光所籠罩。次句也寫了顏色:“榆堤”,是長滿榆樹的堤岸;“飛花兩岸”,表明是春末夏初季節,兩岸榆樹,自然是一派新綠。只說“榆堤”而綠色已暗寓其中,這叫“隱色字”。與首句配合,紅綠映襯,色彩何等明麗!次句的重點還在寫“風”。“百里”是說路長,“半日”是說時短,在明麗的景色中行進的小“船”只用“半日”時間就把“百里榆堤”拋在後面,表明那“風”是順風。作者只用七個字既表現了綠榆夾岸的美景,又從路長與時短的對比中突出地讚美了一路順風,而船中人的喜悅心情,也洋溢於字裡行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睛為什麼會自動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