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默語含香
-
2 # 剛強膽壯陳明
醫生與患者的關係決定醫生沒有選擇患者的權利,只能根據不同的患者來分別對待,目的是協助完成看病的過程,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實際上確實存在有些病人在看病過程的多個方面較為挑剔,這可以多加耐心予以幫助,畢竟醫生比患者對就醫流程更加熟悉,國外醫院則由秘書或助理來協助患者。
還有一些病人貌似對看病過程很挑剔,實際上是為了在擁擠不堪的就醫環境中儘早得到醫療照顧,醫生可以盡所能己來幫助解決。有時個別患者之所以要在醫院採取大鬧公堂的方式來就醫,是因醫院裡經常人滿為患,比春運的人還多,以此更容易獲得上車(看病)的機會。對醫生來說,醫生看病不過是一種謀生手段而已,從業時間久了,就會產生區別對待的能力,對患者多一分幫助也是舉手之勞的事。但是,有一些年輕醫生或醫學生中(包括患者的年輕子女),由於缺乏人文的教育,造成醫患矛盾的激化。我主張學醫,不僅僅是學技術,在行醫過程中注意付出多一份的、非醫療的關心,對患者來說也是很需要的。可是作為獨生子女的醫學生或患者子女卻很缺乏人文的教育。
醫生應當知道,實際上醫患矛盾的出現,並不是患者一味對醫生有意見,而是由於中國的醫保保障水平偏低,患者看病的費用過高,報銷比例又偏低,導致自付比例較高。國家只重視少數大型醫院,有時民眾看病難於上青天,病人對醫保的不公平有著很大意見,在看病過程中容易將對國家醫療不足的憤恨發洩到醫生護士個人頭上。
最後,還要說醫院裡有少數患者極其挑剔,很容易激動、甚至遇事暴跳如雷的患者,實際上這一部分是患有輕度或更嚴重的抑鬱症病人,我們醫院有幾位醫生對容易激動甚至鬧事的患者,也有一套應對的科學方法,經過幾次交手,病人也臣服該類醫生的醫療指教,取得良好的療效,更令人想不到的是,經過交手後醫生與患者間,逐漸成為了朋友關係!
對醫生來說,掌握一定的人文知識、交流技能,尤其是心理治療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不過,學習醫患交流、掌握醫患溝通能力是非常痛苦的過程,這也是我反對當今年輕人學醫的原因!
回覆列表
重視自己的病情,接受醫生的建議,具有良好的心態,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這樣的病人應該是一個好醫生喜歡接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