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舞者匯

    中藥的配伍,是指將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藥物進行配合使 用。透過配伍的方法,使中藥之間相互作用,或提高藥效,或 減少或消除毒副作用,以保證用藥的安全和提高療效。

    中醫將中藥的應用概括為七種方法:

    (1)單行(獨行)。 指單味中藥應用,如獨參湯治虛脫, 黃芩湯治肺熱咳嗽。

    (2)相須。效能功效相類似的藥物配合應用,可以增強其 療效。如石膏與知母相配伍,增強清熱瀉火的功效;大黃與芒 硝配伍,增強其瀉熱通便的功效。

    (3)相使。 效能功效有某種共性的藥物配合應用,以一種 為主,一種為輔,能提尚主藥的療效。如黃苗配獲等,提筒其 補氣利水的效果;黃連配木香,增強其治痢的療效。

    (4)相畏。一種藥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 藥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的毒效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稱半 夏畏生薑。

    (5)相殺。一種藥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藥物的毒性、烈 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半夏的毒性,稱生薑殺 半夏。

    (6)相惡。一種藥物原有的功效,能被另一種藥物降低或 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

    (7)相反。 兩藥合用,能產生或增強其毒副作用。如中藥 學中所講的“十八反”及“十九畏”。中藥的相須和相使配伍,具有相互促進的作用,能增強中 藥的治療療效,是中醫師經常應用的方法。中藥的相畏和相殺 配伍,具有相互制約的作用,能夠降低中藥的毒副作用,在應 用有毒藥物時選擇性地使用。 中藥的相惡配伍具有相互抵消的 作用,在臨床應用中藥時應避免使用。特別應引起重視的是中 藥的相反配伍,具有相互對抗的作用,會使中藥的毒副作用增 強,要絕對禁止使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經歷過絕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