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結束 二十五史是中國曆代的二十五部紀傳體史書的總稱。它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二十五部史書。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止於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用本紀、列傳、表、志等統一的體裁的編寫。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記》是通史之外,其餘皆為斷代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入合為二十五史。 發展簡史:三國時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國志》,稱為“前四史”。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南朝宋、南齊、南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二十四史”。並刊“武英殿本”。在中國古代,“二十四史”被稱為“正史”。“正史”這個名稱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當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以後,“正史”一稱就被“二十四史”所專有,取得了“正統”史書的地位。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脫稿,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但很多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二十六史”。
二十五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到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結束 二十五史是中國曆代的二十五部紀傳體史書的總稱。它包括《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清史稿》二十五部史書。它上起傳說中的黃帝,止於清朝宣統三年(1911年),用本紀、列傳、表、志等統一的體裁的編寫。二十五史之中,除第一部《史記》是通史之外,其餘皆為斷代史。而多數地方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入合為二十五史。 發展簡史:三國時社會上已有“三史”之稱。“三史”通常是指《史記》、《漢書》和東漢劉珍等寫的《東觀漢記》。《後漢書》出現後,取代了《東觀漢記》,列為“三史”之一。“三史”加上《三國志》,稱為“前四史”。歷史上還有“十史”之稱,它是記載三國、晉朝、南朝宋、南齊、南梁、陳、北魏、北齊、北周、隋朝十個王朝的史書的合稱。後來又出現了“十三代史”。“十三代史”包括了《史記》、《漢書》、《後漢書》和“十史”。到了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明代又增以《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合稱“二十一史”。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來又增加了《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從《永樂大典》中輯錄出來的《舊五代史》也被列入。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經乾隆皇帝欽定,合稱“二十四史”。並刊“武英殿本”。在中國古代,“二十四史”被稱為“正史”。“正史”這個名稱見於《隋書·經籍志》:“世有著述,皆擬班、馬,以為正史。”當乾隆皇帝欽定“二十四史”以後,“正史”一稱就被“二十四史”所專有,取得了“正統”史書的地位。1920年,柯劭忞撰《新元史》脫稿,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以《新元史》為“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但很多人不將新元史列入,而改將《清史稿》列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如果將兩書都列入正史,則形成“二十六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