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新發布的I7-9700K比上一代的I7-8700K貴了整整1000元,兩者架構是完全一樣的,工藝也都是14nm++,最大的不同便是9700K終於達到了8核心,比8700K多了兩個核心數,但可惜的是9700K被砍掉了超執行緒技術,也就是隻剩下8個執行緒,論執行緒數的話還不如12執行緒的8700K。
當然9700K還是有比8700K強的地方,比如全部由矽脂散熱換成釺焊,散熱效能更好,9700K的預設頻率也比8700K高出200-300mhz,因此儘管執行緒數有劣勢,但是憑藉更高的頻率和物理核心數,9700K仍然比8700K效能強8%左右,這個幅度只能說太小了,至少相比8700K來說價效比太低。
可能因為英特爾10nm工藝難產,加上14nm生產線供不應求才導致酷睿處理器全線漲價,9700K居然達到了3699元的價位,即使是散片估計也在3200元左右,這個價位相比2600元左右的8700K來說完全不佔優勢,也不會有很多消費者會為了兩個物理核心和釺焊去多花這近1000元去買9700K,因為執行緒數的減少大大制約了9700K的效能表現。
在這裡我建議如果確實追求多核心效能和價效比的使用者還是直接選擇AMD銳龍2700X處理器,如果認準英特爾的品牌力和絕對效能的話,那就直接選擇最強的9900K,i7-9700K面對8700K優勢太微弱,只有價格降到與8700K接近(200元左右)才有選擇的價值。
英特爾新發布的I7-9700K比上一代的I7-8700K貴了整整1000元,兩者架構是完全一樣的,工藝也都是14nm++,最大的不同便是9700K終於達到了8核心,比8700K多了兩個核心數,但可惜的是9700K被砍掉了超執行緒技術,也就是隻剩下8個執行緒,論執行緒數的話還不如12執行緒的8700K。
當然9700K還是有比8700K強的地方,比如全部由矽脂散熱換成釺焊,散熱效能更好,9700K的預設頻率也比8700K高出200-300mhz,因此儘管執行緒數有劣勢,但是憑藉更高的頻率和物理核心數,9700K仍然比8700K效能強8%左右,這個幅度只能說太小了,至少相比8700K來說價效比太低。
可能因為英特爾10nm工藝難產,加上14nm生產線供不應求才導致酷睿處理器全線漲價,9700K居然達到了3699元的價位,即使是散片估計也在3200元左右,這個價位相比2600元左右的8700K來說完全不佔優勢,也不會有很多消費者會為了兩個物理核心和釺焊去多花這近1000元去買9700K,因為執行緒數的減少大大制約了9700K的效能表現。
在這裡我建議如果確實追求多核心效能和價效比的使用者還是直接選擇AMD銳龍2700X處理器,如果認準英特爾的品牌力和絕對效能的話,那就直接選擇最強的9900K,i7-9700K面對8700K優勢太微弱,只有價格降到與8700K接近(200元左右)才有選擇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