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幻聽133
-
2 # 為自己的荒唐感到羞愧
這個問題提得有水平。用仲景的理念來說說正治和反治。
先說汗法。桂枝湯是正治,是把津液從胃腸發到肌肉,從內往外頂出來,到達肌肉,就解肌了。而麻黃湯是反治,可以稱作反發汗。怎麼講呢?麻黃把皮表寒氣的封藏力量開啟,讓毛孔開啟,堵在皮表的水就出來了,脹痛就解了。凡是從外面揭開的方式導致汗出的,就叫反發汗。
再說下法。下是下什麼呢?是針對火主炎上說的。其實就是下火氣,讓火往下走,身體功能就恢復了。陰陽就交通了。正下法是直接讓火氣涼下來,用藥如黃連黃柏等。反下法則是另外的思路,就是去掉瘀堵阻塞,讓道路暢通,火熱之氣自然下降了,利尿利大便都是這個思路。通瘀血也是這個思路,這個叫反下法。仲景原文裡有“”反下之”,就是這個意義,而不是說下反了,下錯了。
首先來說很明顯,正治和反治是一個邏輯和方法的不同。
中醫來說,無論從判斷病症和解決病症都是遵循著“生克”和“迴圈”的道理,大家經常可以聽見的比如五行,陰陽,等等都是。透過判斷整個迴圈中出問題的根源在哪裡,來治療病症。
帶入到題目中,就可以解釋,
正治就是透過迴圈和生克本身的規矩來正方向推動,使整個大迴圈變得健康來消除症狀。
反之,就是對一些症狀透過通俗的來說比如說“以毒攻毒”之類的手段來攻克一些急症,然後來補回虧損,重回健康的一種方式。
方式不同沒有關係,在使用的時候肯定是因病施藥,通俗的說就是解題方式不同,沒有用什麼專業術語,希望大家看的明白。有不對的地方也望前輩指點,別噴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