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載,字公輔,鳳翔岐山人。父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賜田在扶風,昇主其租入,有勞,請於妃,冒為元氏。 說的是,他爸姓景名昇,幫曹王妃子元氏管田產,事做得不錯,得到元氏表揚。他便向元妃請求,自己改姓為元。 列位,我們知道,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宗族姓氏,都是極為重要的。皇上賜姓那是榮耀,自己主動改姓只能用諂媚來形容了。 那麼,是不是歐陽修獲得了新史料呢? 《舊唐書》寫成的年代,已是元載死後170年;而《新唐書》呢,更是在元載死後近300年才成書。 前者成書時,五代剛始;經五代戰亂,關於元載的史料反而更多? 此事我不信。 所以我覺得,歐陽修他們大概是不願頂著新書多數是抄襲舊書的帽子,所以生造一點點不同出來吧。 只是,他的解釋太過牽強。 不管怎樣,本來清白的身世,被後人搞亂了。 第二個謎:他是怎樣娶了王韞秀的? 關於此事,新舊唐書裡都未明言,但皆明確王氏乃是王忠嗣之女。 王忠嗣,父親安豐軍節度使王海賓。王海賓於開元二年(714)戰死,此時王忠嗣年方八歲。他後來被接入宮中,被李隆基收為假子,賜名忠嗣。 年長之後,出入軍中,屢立戰功,一路加官進爵,掛四鎮節度使印,控地萬里,乃大唐開國以來所絕無僅有。 那麼,這樣一個人的女兒,為何會嫁給元載呢? 如果我們依《新唐書》的說法,元載之父乃是幫明妃做事的,似乎,可以跟王宗嗣他們扯上點關係。 畢竟,一個是王爺家的屬下,還挺受明妃看重,幫他做個媒,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我前面分析,冒姓元氏一說,並不靠譜,元載的老爸,就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也不會理財的員外郎——不是影視劇裡那種有錢的財主員外——元載能受到王宗嗣青眼有加,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一種。
——元載,字公輔,鳳翔岐山人。父昇,本景氏。曹王明妃元氏賜田在扶風,昇主其租入,有勞,請於妃,冒為元氏。 說的是,他爸姓景名昇,幫曹王妃子元氏管田產,事做得不錯,得到元氏表揚。他便向元妃請求,自己改姓為元。 列位,我們知道,古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宗族姓氏,都是極為重要的。皇上賜姓那是榮耀,自己主動改姓只能用諂媚來形容了。 那麼,是不是歐陽修獲得了新史料呢? 《舊唐書》寫成的年代,已是元載死後170年;而《新唐書》呢,更是在元載死後近300年才成書。 前者成書時,五代剛始;經五代戰亂,關於元載的史料反而更多? 此事我不信。 所以我覺得,歐陽修他們大概是不願頂著新書多數是抄襲舊書的帽子,所以生造一點點不同出來吧。 只是,他的解釋太過牽強。 不管怎樣,本來清白的身世,被後人搞亂了。 第二個謎:他是怎樣娶了王韞秀的? 關於此事,新舊唐書裡都未明言,但皆明確王氏乃是王忠嗣之女。 王忠嗣,父親安豐軍節度使王海賓。王海賓於開元二年(714)戰死,此時王忠嗣年方八歲。他後來被接入宮中,被李隆基收為假子,賜名忠嗣。 年長之後,出入軍中,屢立戰功,一路加官進爵,掛四鎮節度使印,控地萬里,乃大唐開國以來所絕無僅有。 那麼,這樣一個人的女兒,為何會嫁給元載呢? 如果我們依《新唐書》的說法,元載之父乃是幫明妃做事的,似乎,可以跟王宗嗣他們扯上點關係。 畢竟,一個是王爺家的屬下,還挺受明妃看重,幫他做個媒,也是有可能的。 然而,我前面分析,冒姓元氏一說,並不靠譜,元載的老爸,就是個四體不勤五穀不分也不會理財的員外郎——不是影視劇裡那種有錢的財主員外——元載能受到王宗嗣青眼有加,最大的可能性只有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