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堤讀文史
-
2 # 傅世偉
智深被李忠,周通請上桃花山時,見他們做事不爽利,與自己的豪邁氣概與性情不投,就想離開桃花山,趁著李周等人酒醉,臨行前,把銀酒器砸扁,下山而去。
至於喬峰,有過偷盜金銀的情節嗎,真的想不起。即便有,也無傷大義。
劫富濟貧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裡,本來就是俠義之舉。智深救助賣唱的金翠蓮,不僅傾囊相授,而且,因為自己帶的錢少,讓一起喝酒的史進,李忠也拿些出來。史進拿了十兩銀子,李忠拿出二兩。智深只要了史大郎的銀子,把做事不爽利的李忠撇開,此處,也生動刻畫了智深的性格。這些細節足以說明,英雄豪傑於金錢不過是扶貧濟弱。七俠五義中,北俠,雙俠,白玉堂都有過劫富濟貧之舉,這正是英雄所為,也因此,他們的形象才更豐滿,更為人們所稱道。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有缺點的戰士終竟是戰士,完美的蒼蠅也終竟不過是蒼蠅。”
對於“喬峰與魯智深都曾偷金盜銀,為何不影響英雄豪傑形象?”,我覺得這與我們中國古代對“義”的傳統教育有關。
在我們的歷史上,向來有一種聲音,從來就沒有被埋沒。
那就是“為大義不拘小節”。
喬峰不用說了,那是絕對的民族大義,如果他是真的歷史人物,那就是“民族英雄”一類的人物,雖然他是契丹人。
一遇到民族大義問題,我們華人就變得特別的嚴苛,又特別的寬容。喬峰雖然曾偷盜,但是跟他的民族大義一比,這種區區小事,何足爭執。
除此之外,喬峰還是個俠義之人,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魯智深雖然不是為國為民的大英雄,但是他仍然當得一個俠字,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胸襟比較寬闊。再一個,在原著裡,魯智深偷盜金銀珠寶,也是從一夥強盜那裡偷盜,除此之外,他這個人卻沒做過什麼大惡。從這兩點來看,魯智深仍不失為一位俠義豪傑之士。
不像那個黑旋風李逵,連平民百姓,也會喪命在他的兩把破斧頭之下。更有甚者,那個黑三郎宋江,為了賺秦明上梁山,殘害了不少平民老百姓。這兩個人是整個梁山上最黑的兩個人,一個是手黑,一個是心黑。作者給他們的外號裡,冠一個黑字,恐怕是有意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