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ND技術升級,估計不久後QLC將會替代TLC成為市場主流了。和老前輩SLC、MLC、TLC比起來容量更大了價格更低了,不過效能卻更低了,壽命也更短,而且可靠性還未知。
△機翻鎂光官方新聞公告。百度率先試用。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SSD基本都是TLC,在2017年佔據總體的75%比例,市場每出售4塊SSD有三塊就是TLC型別的。雖然TLC比MLC、SLC更有價格優勢,但容量和價格比例還是硬傷,而QLC正是奔TLC而來有望實現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容量。
雖然這些廠商很早就推出了QLC,但其有可靠性低、壽命、錯誤率高、讀寫易受干擾等致命傷所以未能推進市場。隨著技術推進,NAND廠商已經展示了96層堆疊的3D QLC快閃記憶體技術,堆疊設計也大大改進了致命傷。不過很多消費者還是如當初對TCL那般疑慮,SLC,MLC,TLC,QLC這一代不如一代是在開歷史倒車嗎?
特別是在耐用性和壽命上,MLC擦寫最高能達到1萬次PE次數(PE次數是一整塊硬碟總容量擦寫一次為1次PE次數,所以理論上容量越高壽命越長),TLC僅能達到最高1千次,QLC比TLC儲存密度雖然提高33%,但擦寫壽命只可以達到100~150次,壽命比TLC縮短最高近10倍。
東芝在2017年就展示了64層堆疊技術3D NAND QLC。同時東芝宣稱,他們有技術讓QLC擁有多達1000次左右的P/E次數,已經高於100-150次和TLC一致。並且採用96層堆疊後,QLC壽命將會再進一步提高。在可靠性上東芝使用了QSBC糾錯技術,這種技術比普通的LDPC糾錯技術糾錯能力高達8倍,穩定性提高之外又額外增加QLC壽命。
那麼隨著QLC逐漸應用在消費市場,很多消費者又要開始對當初對TLC那般擔憂一樣擔憂QLC了。如果QLC可靠性和壽命都能達到預期呢?相比現在1G還要1元錢或以上的SSD容量單價大大降低呢?達到8毛錢甚至5毛錢1G,那麼會不會真香?
不過,哪怕QLC會革掉HDD都好,由於儲存特性在沒有采用有效資料備份的情況下,一般不建議把SSD當做資料倉。
NAND技術升級,估計不久後QLC將會替代TLC成為市場主流了。和老前輩SLC、MLC、TLC比起來容量更大了價格更低了,不過效能卻更低了,壽命也更短,而且可靠性還未知。
△機翻鎂光官方新聞公告。百度率先試用。
目前市面上的主流SSD基本都是TLC,在2017年佔據總體的75%比例,市場每出售4塊SSD有三塊就是TLC型別的。雖然TLC比MLC、SLC更有價格優勢,但容量和價格比例還是硬傷,而QLC正是奔TLC而來有望實現更低的價格更高的容量。
雖然這些廠商很早就推出了QLC,但其有可靠性低、壽命、錯誤率高、讀寫易受干擾等致命傷所以未能推進市場。隨著技術推進,NAND廠商已經展示了96層堆疊的3D QLC快閃記憶體技術,堆疊設計也大大改進了致命傷。不過很多消費者還是如當初對TCL那般疑慮,SLC,MLC,TLC,QLC這一代不如一代是在開歷史倒車嗎?
特別是在耐用性和壽命上,MLC擦寫最高能達到1萬次PE次數(PE次數是一整塊硬碟總容量擦寫一次為1次PE次數,所以理論上容量越高壽命越長),TLC僅能達到最高1千次,QLC比TLC儲存密度雖然提高33%,但擦寫壽命只可以達到100~150次,壽命比TLC縮短最高近10倍。
東芝在2017年就展示了64層堆疊技術3D NAND QLC。同時東芝宣稱,他們有技術讓QLC擁有多達1000次左右的P/E次數,已經高於100-150次和TLC一致。並且採用96層堆疊後,QLC壽命將會再進一步提高。在可靠性上東芝使用了QSBC糾錯技術,這種技術比普通的LDPC糾錯技術糾錯能力高達8倍,穩定性提高之外又額外增加QLC壽命。
那麼隨著QLC逐漸應用在消費市場,很多消費者又要開始對當初對TLC那般擔憂一樣擔憂QLC了。如果QLC可靠性和壽命都能達到預期呢?相比現在1G還要1元錢或以上的SSD容量單價大大降低呢?達到8毛錢甚至5毛錢1G,那麼會不會真香?
不過,哪怕QLC會革掉HDD都好,由於儲存特性在沒有采用有效資料備份的情況下,一般不建議把SSD當做資料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