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講臺小屋
-
2 # 鵜鶘心理
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已被家庭和社會重視起來。孩子的學習似乎成了家長心中最為重要的事情之一,相信有很多家長都面臨著題主所提的問題。作為一個心理工作者,簡單談談我的看法。
先說說孩子不能靜心學習的原因:
一、不平衡心理作怪。比如父母在看電視或者玩手機聊天等等,而卻讓孩子學習,孩子內心會覺得這不公平。
二、孩子對於所學內容不感興趣。
三、經常遇到不會的問題,沒有成就感。或者沒有得到鼓勵或嘉獎,沒有學習動力。
針對以上原因,給出幾條建議:
一、父母做個好榜樣,在孩子學習時,儘量看書或者做家務,讓孩子覺得你是在和他一起努力。而不是你們都玩只有他一個人在學習。
二、平時多帶孩子出去走走,多見識,培養孩子廣泛的興趣愛好。
三、多關注孩子,多於孩子溝通交流。對於孩子的優點與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或嘉獎,增強孩子學習的動力。當孩子遇到不會的問題,家長要耐心瞭解問題出在哪裡,並幫助孩子攻克難關而不是批評指責。
孩子的學習已經成了老師,家長關注的重中之中的社會現象。各種專家,名師提出各式各樣教育教學的新主張,新思路。但對一些玩劣生(包括靜不下來的學生)似乎療效甚微,有的是一點效果都沒有。
一,孩子靜不下來是病態還是習慣,這個問題家長一定要弄明白。是什麼時候形成這樣的不良習慣,這習慣一定要在特定的溫床環境裡產生,發展和定型的,也不是一天二天的事情了,要根除陋習家長要下大力氣攻堅戰,長期戰才能有所收穫,否則是隔靴搔癢,毫無意義。
二,靜不下來有三種情況,a話販子(上課或作業總愛同別人搭訕說話),b多動症(千方百計找個動手動腳動身子的事情),c開小差(上課作業時他的思想根本不跟學習的節奏走,他的眼神閃爍不定)。
三,這種習慣一旦形成,不僅是自己的學習搞不好。更可惡的對別人的學習造成嚴重的影響。
四,我坐談過幾位特不靜的學生,他們自己也很恨自己這種習慣,但自己管不了自己,習以為常了。
如何改變孩子這些不良的習慣,我以為宜早不宜遲。如果這些習慣不及時糾正過來會耽誤孩子的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