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1年12月饒宗頤先生擔任第七任西泠印社社長之前,這個位子已經空缺了6年之久,前一任社長是啟功先生。饒先生當選為西泠印社社長,既是眾望所歸,也是西泠印社的榮耀,他在學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 饒先生精通梵文,治學範圍幾乎涵蓋國學各方,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現當代國學家先後有錢鍾書、季羨林與其並稱“南饒北錢”和“南饒北季”。饒宗頤先生生前發表專著60多部,論文400餘篇。他的治學領域包括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宗教學、歷史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潮州學、目錄學、藝術學、文學、詩詞學、楚辭學等十四個門類。錢仲聯先生盛讚稱其:“所考釋者,自卜辭、儒經、碑版以迄敦煌寫本;所論者,自格物、奇字、古籍、史乘、方誌、文論、詞學、箋註、版本,旁及篆刻、書法、繪畫、樂舞、琴藝、南詔語、蒙古語、波斯語,沉沉夥頤,新解瀾翻,兼學術文、美文之長,通中華古學與四裔新學之郵,返視觀堂、寒柳以上諸家,譬如積薪,後來居上。九州百世以觀之,得不謂非東洲鴻儒也哉!” 據《程門問學》中學者的總結,饒先生在學術研究上有50項第一。其中包括目錄學上率先編著詞學目錄和楚辭書錄;治楚帛書之第一人;率先把印度河谷圖形文字介紹到中國;首輯(全明詞》;首次編錄新馬華人碑刻,開海外金石學之先河;在日本東京出版《敦煌法書叢刊》;將殷禮與甲骨文結合研究第一人(1959);系統研究殷代貞卜人物第一人(1959),撰寫宋金元琴史第一人(1960);利用《太清金液神丹經》講南海地理第一人;利用中國文獻補緬甸史之第一人(1975);講敦煌批流年書第一人;研究陸機《文賦》與音樂之關係(1960);研究敦煌寫卷書法之第一人(1959);講詞與畫關係之第一人(1974);首次證明中國繪畫史上吳韋發明指畫在高其佩之前(1985);利用秦簡首次證明“納音”與“五行”之關係(1985);首次利用日本石刻證明中日書法交流源自唐代(1980);首次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概念(1974);首次提出“楚文化”(1970)、“吳越文化”(1971)為學科名等。 在這個感慨再也誕生不了“大師”的年代,饒宗頤先生的逝世是世界學術界和藝術界的巨大損失。痛悼饒宗頤社長辭世!
在2011年12月饒宗頤先生擔任第七任西泠印社社長之前,這個位子已經空缺了6年之久,前一任社長是啟功先生。饒先生當選為西泠印社社長,既是眾望所歸,也是西泠印社的榮耀,他在學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是舉世矚目的。 饒先生精通梵文,治學範圍幾乎涵蓋國學各方,在當代國際漢學界享有崇高聲望。現當代國學家先後有錢鍾書、季羨林與其並稱“南饒北錢”和“南饒北季”。饒宗頤先生生前發表專著60多部,論文400餘篇。他的治學領域包括甲骨學、簡帛學、經學、禮樂、宗教學、歷史學、中外關係史、敦煌學、潮州學、目錄學、藝術學、文學、詩詞學、楚辭學等十四個門類。錢仲聯先生盛讚稱其:“所考釋者,自卜辭、儒經、碑版以迄敦煌寫本;所論者,自格物、奇字、古籍、史乘、方誌、文論、詞學、箋註、版本,旁及篆刻、書法、繪畫、樂舞、琴藝、南詔語、蒙古語、波斯語,沉沉夥頤,新解瀾翻,兼學術文、美文之長,通中華古學與四裔新學之郵,返視觀堂、寒柳以上諸家,譬如積薪,後來居上。九州百世以觀之,得不謂非東洲鴻儒也哉!” 據《程門問學》中學者的總結,饒先生在學術研究上有50項第一。其中包括目錄學上率先編著詞學目錄和楚辭書錄;治楚帛書之第一人;率先把印度河谷圖形文字介紹到中國;首輯(全明詞》;首次編錄新馬華人碑刻,開海外金石學之先河;在日本東京出版《敦煌法書叢刊》;將殷禮與甲骨文結合研究第一人(1959);系統研究殷代貞卜人物第一人(1959),撰寫宋金元琴史第一人(1960);利用《太清金液神丹經》講南海地理第一人;利用中國文獻補緬甸史之第一人(1975);講敦煌批流年書第一人;研究陸機《文賦》與音樂之關係(1960);研究敦煌寫卷書法之第一人(1959);講詞與畫關係之第一人(1974);首次證明中國繪畫史上吳韋發明指畫在高其佩之前(1985);利用秦簡首次證明“納音”與“五行”之關係(1985);首次利用日本石刻證明中日書法交流源自唐代(1980);首次提出“海上絲綢之路”概念(1974);首次提出“楚文化”(1970)、“吳越文化”(1971)為學科名等。 在這個感慨再也誕生不了“大師”的年代,饒宗頤先生的逝世是世界學術界和藝術界的巨大損失。痛悼饒宗頤社長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