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馬識途微控制器
-
2 # 鼓搗俠Bi4LEU
無線電是指在自由空間(包括空氣和真空)傳播的電磁波,是其中的一個有限頻帶,上限頻率在300GHz(吉赫茲),下限頻率較不統一, 在各種射頻規範書, 常見的有3KHz~300GHz(ITU-國際電信聯盟規定),9KHz~300GHz,10KHz~300GHz。
無線電技術的原理:
導體中電流強弱的改變會產生無線電波。利用這一現象,透過調製可將資訊加載於無線電波之上。當電波透過空間傳播到達收信端,電波引起的電磁場變化又會在導體中產生電流。 透過調節將資訊從電流變化中提取出來,就達到了資訊傳遞的目的
無線電波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以理解起來會麻煩一些,但是我們可以透過對水波的觀察來做一個簡單、直觀的瞭解。因為水波是我們可以肉眼看見的。
當向平靜的水面扔一塊石頭時, 在石頭的周圍會出現一圈圈水波, 水波慢慢往遠處傳播, 水波的形成如下圖所示。
從上圖(a) 所示的側檢視中可以看出, 水波的變化就像是正弦波變化一樣, 相鄰兩個波峰之間的距離稱為波長λ, 相鄰一個波峰傳遞到另一個波峰的時間稱為週期 T, 週期的倒數稱為頻率 f(f =1/T) , 波的傳播速度稱為波速v。 波長λ、 頻率f和波速v之間的關係是
波長的單位為米(m) , 頻率的單位為赫茲(Hz) , 波速的單位為米/秒(m/s) 。
另外, 距石頭最近的水波幅度最大, 隨著水波的傳播, 水波幅度越來越小, 這是水波在傳播過程中逐漸衰減的緣故。
無線電波的產生與水波的產生很相似, 當天線透過交流電流時, 在天線周圍會產生類似於水波的無線電波, 如下圖所示。
無線電波以天線為中心向空間四周傳播, 天線附近的無線電波很強, 隨著傳播距離變遠, 無線電波慢慢被衰減而減弱。 無線電波與水波一樣也有波長、 波速和頻率, 它們同樣滿足: 頻率=波速/波長(f =v/λ) 。 無線電波的傳播速度(波速) 遠大於水波的傳播速度, 它與光速一樣為3×10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