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4
回覆列表
  • 1 # tdrhaa

    1.直白的說,多少升水和個體大小、餵食習慣,換水規律,濾材多少有關,只要水能裝得下就能養,比如我們發貨,一條魚放袋子裡,水只要抹過魚,氧氣溫度沒問題,好幾天都不會死,因為這時的魚控了食,不喂就沒有糞便,所以水體就不會被魚自己汙染,或汙染的很慢,如果同樣大小的小缸,甚至臉盆養,又要喂,那麼,如果有一個強大的過濾,或者每天換水也能養。

    2.現實的說,1000升水體,專業的漁場,或者魚菜共生系統,可以把魚塞的滿滿的,超大密度養,因為他們一定有辦法控制,穩定水的理化指標,解決糞便問題,比如大過濾,人工大量或自動或滴流換水,或者植物過濾,亞硝酸鹽,氨氮只要控制住,魚可以養很多很多而不死,1000升水相當於180-200的大缸,如果只養1條,不換水,或沒規律,或沒濾材,那水早晚要壞掉。養魚就是養水,水壞了,魚就見龍王去了。

    3.宏觀地說,養魚和自然是相通的,江河湖海養活了無數的水生物,這些哥們最可悲的事之一,就是沒有廁所,那為什麼魚都照樣活的很好呢,這就是大自然對水的運作,水從江河湖海蒸發到天空,形成雲,雲被風吹到內陸遇到山區,氣流變化形成雨,雨水匯入江河,流向海,這是一套完美的換水系統,我檢測過雨水,tds100左右,拋開大氣汙染這幾乎就是純淨水,因為不是純水帶有各種雜質離子也蒸發不起來,這水質,比一般人換水困水的水質強的多,山石泥沙,地下岩層,這就是大自然水運作的濾材,地球有多大,濾材就有多少,牛不牛,什麼過濾能比?消化系統只會擔心水質太好沒得工作,再加上水生植物,光合作用,食物鏈的互相抑制,這就是自然界哺育水生物的辦法,雨水就是換水,大地就是濾材,江河湖海就是魚缸,所以,養魚,水體越大,濾材越多,換水約勤則越好。

    養魚就是養水,但是換水很累,水體大,濾材多,魚的密度不要過大,滿足觀賞,看著舒服就足夠了,這樣則換水不用太勤,人也輕鬆,如果沒地方放大缸,小缸儘量做強過濾,換水勤一點,也可以把魚養的很好,而且缸小,換水也不累,形成規律,習慣也是樂趣,所以,多少升水可以養一條魚是要看養魚人的因素的,沒有定律,沒有定式,不必教條,只有遵循自然的規律才能養好魚,養魚就是探索瞭解自然的過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30 四百字成語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