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湍水釣叟
-
2 # 歷史愛好者88
2019年4月1日,日本官方公佈今年5月1日新任天皇德仁即位年號,而啟用新年號:令和。
日本官方宣稱令和年號是首個源於日本古藉的稱號,令和源自於日本最古老的古藉《萬葉集》,取其序文: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而不是源取於中國的古藉,但日本民眾還發現,巜萬葉集》中的名句初春令月,氣淑風和。與東漢張衡所著的《歸田賦》,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兩者有異曲同工的感覺。
日本新年號令和竟與中華文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漢字乃是中華文化之根,任你日本怎樣改變,但漢字在日本已根深蒂固,萬變不離其宗,始終是改變不了的。
令和年號還有更深沉的意義,近年來,日本經濟低迷,經濟不景氣,失業高,日本人看到其近鄰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人民過著富裕安逸生活。日本人已感到沒有優越感,令和年號亦意為:令到大和民族重走振興之路。日本人用意是不言而明的,我們需警惕關注,以不變應萬變。
可以明確地說,倭人絞盡腦汁的“令和”二字,根本割裂不了漢文化對島國無處不在的影響,有本事你把“令和”兩字也用假名拼出來吧。
大家也不必過多關注,當成茶餘飯後的笑料就可以了。
《萬葉集》是日本現存最古老的和歌集,收錄詩歌4500餘首,其地位相當於中國的《詩經》。所收詩歌自4世紀至8世紀中葉長短和歌,成書年代和編者,歷來眾說紛紜,但多數為奈良年間(公元710~794)的作品。這一時期,在中國歷史上,正是唐玄宗李隆基當政時代。
《萬葉集》成書時,日本尚未擁有自己的文字,全部詩歌採用漢字為注音符號記錄而成。它的最大貢獻在於擺脫了漢詩的窠臼,用日本民族語言,把不定型的古歌謠發展為定型的民族化、個性化的詩歌形式,為後世詩歌創作樹立了典範。
有人指出:“初春令月,氣淑風和”疑似出自張衡《歸田賦》“於是仲春令月,時和氣清。”,其實在中國古代詩集中,這種用法並不罕見。
例如:
陌上桑(南北朝·王臺卿)
令月開和景,處處動春心。掛筐須葉滿,息倦重枝陰。
相信,假以時日,網友會在典籍中丟擲更直接的實錘來。把這件事當成一種娛樂也無不可,如果太當真,也沒有多大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