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謬”,或者說“荒誕”,是西方社會在二戰後逐漸意識到的一種境地。如果說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讓人們充滿了信心和鬥志,覺得世界是可以認識的、改造的,世界是有目標的,那麼二戰巨大的創痛讓人們意識到,實際上世界並沒有因為民主、科技等等變得更好,相反人類一度追求的民族主義、量子物理,最後成為了險些滅絕人類的武器。這種失落與迷茫,是西方“荒誕派戲劇”的起源。而到現在,二戰結束又已經70多年,雖然那種理性主義的自信早已隨著時間而遠去,但我們身處這個解構主義的時代,一方面愈發多元,一方面又愈發迷失,“荒誕派戲劇”的熱潮雖然已經被定格在了60年代,但是戲劇乃至人生中的荒誕性,則至今仍然是人們關心的重要議題。
可以看出,“荒誕”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性問題,它的表現形式是高度多樣的。雖然都被劇評家稱為“荒誕派戲劇”家,但是這些人並沒有自己樹立起荒誕派戲劇的大旗,這多多少少給比如中國學者這種沒有切身經歷過“荒誕派戲劇”時代的人以誤解,即認為貝克特等人是有共同的方法與目標的。實際上我們看到,貝克特和尤奈斯庫表現荒誕的方式,是透過一個極具象徵性的場景、設定,比如永遠等待一個根本說不清是誰的人,比如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太寡居在全是椅子的屋子中,同時配以前言不搭後語的臺詞,以此向觀眾直接表明“世界是荒誕的”。不過品特、甚至於有人認為荒誕派的先驅契訶夫,他們則透過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展現出日常生活的荒謬感,比如尷尬的停頓、自說自話等。還有一些創作者,則介乎前兩者之間,他們的作品看起來邏輯明晰,然而劇情令人費解,比如讓·熱奈、阿爾比等等。到近年來,一些劇作家受後戲劇劇場的影響走得更遠,他們的劇本彷彿意識流,連一個荒誕的設定都沒有了,只剩下一些荒誕的詞句,比如《金龍》。由此可以看出,基於對荒誕的不同理解,以及對藝術手法的取捨,不同的劇作家透過各種自己的方式回答了“世界的荒誕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正是這種多樣性,讓二戰後的劇場顯得異彩紛呈,令人腦洞一開;同時,也為觀眾認知世界的荒誕,提供了最佳的入口。
“荒謬”,或者說“荒誕”,是西方社會在二戰後逐漸意識到的一種境地。如果說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讓人們充滿了信心和鬥志,覺得世界是可以認識的、改造的,世界是有目標的,那麼二戰巨大的創痛讓人們意識到,實際上世界並沒有因為民主、科技等等變得更好,相反人類一度追求的民族主義、量子物理,最後成為了險些滅絕人類的武器。這種失落與迷茫,是西方“荒誕派戲劇”的起源。而到現在,二戰結束又已經70多年,雖然那種理性主義的自信早已隨著時間而遠去,但我們身處這個解構主義的時代,一方面愈發多元,一方面又愈發迷失,“荒誕派戲劇”的熱潮雖然已經被定格在了60年代,但是戲劇乃至人生中的荒誕性,則至今仍然是人們關心的重要議題。
可以看出,“荒誕”是一個複雜的哲學性問題,它的表現形式是高度多樣的。雖然都被劇評家稱為“荒誕派戲劇”家,但是這些人並沒有自己樹立起荒誕派戲劇的大旗,這多多少少給比如中國學者這種沒有切身經歷過“荒誕派戲劇”時代的人以誤解,即認為貝克特等人是有共同的方法與目標的。實際上我們看到,貝克特和尤奈斯庫表現荒誕的方式,是透過一個極具象徵性的場景、設定,比如永遠等待一個根本說不清是誰的人,比如一個老頭一個老太太寡居在全是椅子的屋子中,同時配以前言不搭後語的臺詞,以此向觀眾直接表明“世界是荒誕的”。不過品特、甚至於有人認為荒誕派的先驅契訶夫,他們則透過關注生活中的細節,展現出日常生活的荒謬感,比如尷尬的停頓、自說自話等。還有一些創作者,則介乎前兩者之間,他們的作品看起來邏輯明晰,然而劇情令人費解,比如讓·熱奈、阿爾比等等。到近年來,一些劇作家受後戲劇劇場的影響走得更遠,他們的劇本彷彿意識流,連一個荒誕的設定都沒有了,只剩下一些荒誕的詞句,比如《金龍》。由此可以看出,基於對荒誕的不同理解,以及對藝術手法的取捨,不同的劇作家透過各種自己的方式回答了“世界的荒誕是什麼樣子”這個問題。正是這種多樣性,讓二戰後的劇場顯得異彩紛呈,令人腦洞一開;同時,也為觀眾認知世界的荒誕,提供了最佳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