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在兩百餘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海撥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檯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絛繞的雲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裡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遊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 頂天三石:在天池西約4千米,海拔2781米的峽谷中,有三塊威武崛立的石筍,它們形如三根並立的蠟燭,傳說當年西王母用這三塊巨石,頂住了因惡龍掙扎、衝撞而即將傾倒的西天,故此三石又名"柱天石"。舊時山中道人曾在此巨石上豎木杆,掛長明燈。紅燈照山川,象徵吉祥太平。晴夜,在遠隔百里外的烏魯木齊還可依稀看見此燈發出的一絲幽光,故此處又名"燈杆山"。燈杆山下有兩個由冰磧堤圍成的餓大山坳,形似鍋底,俗稱大、小鍋底坑,傳說這是王母娘娘做飯的地方。夏季這裡牧草青青,野花遍地,是度假的好處。 定海神針:傳說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洩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後人稱為“定海神針”。
這是一座在兩百餘萬年以前第四紀大冰川活動中形成的高山冰磧湖,海撥1980米,湖面呈半月型,是世界著名的高山湖泊,1982年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池古稱"瑤池",是傳說中西王母宴請周穆王之地,唐代詩人李商隱曾作詩曰:"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八駿日行三萬裡,穆王何事不重來".傳說天地是西王母梳妝檯上的銀鏡,又說是西王母的沐浴池,天地絛繞的雲霧,是西王母的霓裳羽毛,小天池是西王母的洗腳盆……,這些美妙的神話傳說,給優美的天池自然景色象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夏季,這裡山清水秀,清爽宜人,是絕佳的避暑盛地。遊人可登高山、穿密林,俯覽天地全景,也可在碧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冬天的天池,白雪皚皚,銀裝素裹,湖上堅冰如玉,是全國少有的高山滑冰場。世人將天地的自然風光概括為"石門一線"、"龍潭碧月"、"頂天三石"、"定海神針"、"南山望雪"、"西山現松"、"海峰展"懸泉飛瀑"八大景觀。每年,天地都吸引著大批中外遊客。 頂天三石:在天池西約4千米,海拔2781米的峽谷中,有三塊威武崛立的石筍,它們形如三根並立的蠟燭,傳說當年西王母用這三塊巨石,頂住了因惡龍掙扎、衝撞而即將傾倒的西天,故此三石又名"柱天石"。舊時山中道人曾在此巨石上豎木杆,掛長明燈。紅燈照山川,象徵吉祥太平。晴夜,在遠隔百里外的烏魯木齊還可依稀看見此燈發出的一絲幽光,故此處又名"燈杆山"。燈杆山下有兩個由冰磧堤圍成的餓大山坳,形似鍋底,俗稱大、小鍋底坑,傳說這是王母娘娘做飯的地方。夏季這裡牧草青青,野花遍地,是度假的好處。 定海神針:傳說天池之中有一個水怪,經常亂施淫威,興風作浪。攪的天池之水瀑漲,淹沒左右居民,百姓無家可歸四處流浪。有一年,王母娘娘在天宮舉行盛大的蟠桃會。會上宴請了各路神仙,唯獨忘記邀請這位天池水怪。水怪不悅,發威洩私憤。頃刻之間濁浪滔天,洪水四溢。天兵稟報王母娘娘,王母娘娘大怒,旋即取下頭上的一根碧玉簪投入水中,頓時風平浪靜,水退石出。那根碧玉簪就變成了一棵榆樹。從此生長在天池水邊,成為鎮水之寶。這棵由王母娘娘頭上的碧玉簪變成的榆樹就被後人稱為“定海神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