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叔遠不僅有高明的微雕技巧,而且很有見地。他表現東坡赤壁之遊,不是簡單地再現歷史,而是對歷史事實進行了合理的改造與加工。1、譬如雕欄上的對聯,右邊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蘇東坡十月寫的《後赤壁賦》,而左邊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則是蘇東坡寫於七月的《前赤壁賦》中的名句。雖然季節有點不對,但用以揭示東坡泛舟時的月夜之景,卻有不容抹煞的作用。2、又譬如所刻船頭的三人,神態逼真,直如圖畫,但卻與歷史事實不符。因為東坡泛舟赤壁時,第一次只有一個客人,第二次有兩個客人,均無姓名,並沒有黃庭堅與佛印參加,現在王叔遠把他們硬扯在一起,當然體現了他的思想寄託。大約以佛印來體現東坡的禪味十足的空靈,而讓黃庭堅這個摯友來安慰他的寂寞吧。3、船頭三人形象特徵各有不同,蘇東坡與黃右手執卷端,左手扶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佛印是“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突出了這個出家人形象的特徵,與讀書人蘇、黃神情不屬。擴充套件資料:1、魏學洢(約1596—約1625),字子敬,中國明朝末嘉善(今屬浙江省嘉興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當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長子,其一生短暫,未做過官,好學善文,著有《茅簷集》。被清代人張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記》,是其代表作。2、《核舟記》是明朝文學家魏學洢創作的一篇說明文。此文細緻地描寫了一件微雕工藝品——“核舟”的形象,其構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卓越成就,表達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技術的讚美,以及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的高度讚揚。全文語言生動平實、洗練,“核舟”的形象刻畫得十分具體,其上的人物亦描繪得逼真而又生動,這些都無不體現了作者細膩的文筆。3、此文所寫的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卻生動地再現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典故——“大蘇泛赤壁”。它構思精巧,形象逼真,顯示了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作者經過細緻的觀察,準確地把握了這件雕刻品的各個細節,然後按一定的空間順序來描寫整個核舟,寫了作者對核舟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家王叔遠技藝高超的讚歎以及對中國古代民間藝術的讚美之情。
王叔遠不僅有高明的微雕技巧,而且很有見地。他表現東坡赤壁之遊,不是簡單地再現歷史,而是對歷史事實進行了合理的改造與加工。1、譬如雕欄上的對聯,右邊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出自蘇東坡十月寫的《後赤壁賦》,而左邊的“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則是蘇東坡寫於七月的《前赤壁賦》中的名句。雖然季節有點不對,但用以揭示東坡泛舟時的月夜之景,卻有不容抹煞的作用。2、又譬如所刻船頭的三人,神態逼真,直如圖畫,但卻與歷史事實不符。因為東坡泛舟赤壁時,第一次只有一個客人,第二次有兩個客人,均無姓名,並沒有黃庭堅與佛印參加,現在王叔遠把他們硬扯在一起,當然體現了他的思想寄託。大約以佛印來體現東坡的禪味十足的空靈,而讓黃庭堅這個摯友來安慰他的寂寞吧。3、船頭三人形象特徵各有不同,蘇東坡與黃右手執卷端,左手扶魯直背。魯直左手執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佛印是“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突出了這個出家人形象的特徵,與讀書人蘇、黃神情不屬。擴充套件資料:1、魏學洢(約1596—約1625),字子敬,中國明朝末嘉善(今屬浙江省嘉興市)人,明朝末年的散文作家。是當地有名的秀才,也是一代明臣魏大中的長子,其一生短暫,未做過官,好學善文,著有《茅簷集》。被清代人張潮收入《虞初新志》的《核舟記》,是其代表作。2、《核舟記》是明朝文學家魏學洢創作的一篇說明文。此文細緻地描寫了一件微雕工藝品——“核舟”的形象,其構思精巧,形象逼真,反映了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卓越成就,表達了作者對王叔遠精湛技術的讚美,以及對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與智慧的高度讚揚。全文語言生動平實、洗練,“核舟”的形象刻畫得十分具體,其上的人物亦描繪得逼真而又生動,這些都無不體現了作者細膩的文筆。3、此文所寫的這件雕刻品,原材料是一個“長不盈寸”的桃核,卻生動地再現了宋代文壇上的一個著名典故——“大蘇泛赤壁”。它構思精巧,形象逼真,顯示了中國古代工藝美術的卓越成就。作者經過細緻的觀察,準確地把握了這件雕刻品的各個細節,然後按一定的空間順序來描寫整個核舟,寫了作者對核舟的喜愛,表達了作者對藝術家王叔遠技藝高超的讚歎以及對中國古代民間藝術的讚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