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不同意熱評“慫和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一般這種問題我是不會回答的,因為沒什麼意義。
但是刷到的時候掃了一眼回答,我就不樂意了。因為在我看來,
慫是“我不行,我殺不了他”
穩是“可以殺,但是沒必要”
雖然兩者的結局都一樣,沒有擊殺敵方英雄,但是兩者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
慫可能是因為不自信、緊張或者菜;
而穩則是對戰況謹慎地分析,對傷害完美的計算,換言之,穩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強。
打個比方。我是個銳雯玩家,一開始我對銳雯連招只限於ERQWAQAQAR,出裝都是10cd的錘子➕黑切。這樣打一般的戰士都不一定打死,所以面對脆片的時候也基本不會有擊殺的想法,心裡一直想著我殺不了,我傷害不夠,然後轉頭就走。
這就是慫。
後來直播看多了,也慢慢了解到銳雯的爆發。於是某一次,我紅色方在6級的時候,推了一波兵線,摸到對面藍buff區,發現buff還在,我就蹲在草裡等到對面老鼠過來,開R,EAWRQ,配上1100的10穿甲刀和雷霆直接瞬秒老鼠。當時手都在抖,因為我從沒想過銳雯會有這麼高的傷害。
再後來,我學的也越來越多,經常能取得優勢,在對面二塔或者高地跳舞,而對面也往往會有隊友來支援。往常面對兩個人,我就直接溜了,現在會分析對面的技能、裝備,和我擊殺對面的可能。說起來好像很厲害,但是實戰時這些都是下意識的想法。打野來支援,想辦法都殺了;下路雙人組來支援,如果裝備夠好,想辦法ER閃AWQRQ秒了adc,再殺其他人;如果輔助是錘石,對不起打擾了。因為有錘石的控制,進攻的風險很大,以銳雯的小身板進去控住就是死,頂多跟adc一換一,在自己很值錢的時候,這樣是虧的,所以選擇撤退。即可以殺但是沒必要。
當然這不是說我很強的意思,而是基於我自己的操作水平風險太大,我選擇了穩一手,但是對於黑白等銳雯玩家有信心能殺光對面的話,我的“穩”對他們來說是“慫”。
非常不同意熱評“慫和穩沒有本質上的區別”
一般這種問題我是不會回答的,因為沒什麼意義。
但是刷到的時候掃了一眼回答,我就不樂意了。因為在我看來,
慫是“我不行,我殺不了他”
穩是“可以殺,但是沒必要”
雖然兩者的結局都一樣,沒有擊殺敵方英雄,但是兩者表現出來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
慫可能是因為不自信、緊張或者菜;
而穩則是對戰況謹慎地分析,對傷害完美的計算,換言之,穩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強。
打個比方。我是個銳雯玩家,一開始我對銳雯連招只限於ERQWAQAQAR,出裝都是10cd的錘子➕黑切。這樣打一般的戰士都不一定打死,所以面對脆片的時候也基本不會有擊殺的想法,心裡一直想著我殺不了,我傷害不夠,然後轉頭就走。
這就是慫。
後來直播看多了,也慢慢了解到銳雯的爆發。於是某一次,我紅色方在6級的時候,推了一波兵線,摸到對面藍buff區,發現buff還在,我就蹲在草裡等到對面老鼠過來,開R,EAWRQ,配上1100的10穿甲刀和雷霆直接瞬秒老鼠。當時手都在抖,因為我從沒想過銳雯會有這麼高的傷害。
再後來,我學的也越來越多,經常能取得優勢,在對面二塔或者高地跳舞,而對面也往往會有隊友來支援。往常面對兩個人,我就直接溜了,現在會分析對面的技能、裝備,和我擊殺對面的可能。說起來好像很厲害,但是實戰時這些都是下意識的想法。打野來支援,想辦法都殺了;下路雙人組來支援,如果裝備夠好,想辦法ER閃AWQRQ秒了adc,再殺其他人;如果輔助是錘石,對不起打擾了。因為有錘石的控制,進攻的風險很大,以銳雯的小身板進去控住就是死,頂多跟adc一換一,在自己很值錢的時候,這樣是虧的,所以選擇撤退。即可以殺但是沒必要。
當然這不是說我很強的意思,而是基於我自己的操作水平風險太大,我選擇了穩一手,但是對於黑白等銳雯玩家有信心能殺光對面的話,我的“穩”對他們來說是“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