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自牧17
-
2 # 經典國學
從表面看,道德經的確通篇都在闡述一種反向思維。比如:第76章“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第77章“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第58章“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等等,不勝列舉。
其實反向思維只是一個側面,老子實際上透過這種表達方式,來揭示萬事萬物的本質和變化規律,什麼規律呢?——一句話:反者道之動 。 反者道之動,這個反有兩層意思:①相反②反覆
先說相反,也就是對立面
道生一,一生二,這個二就是陰陽,也就是對立屬性,太極世界,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有大就有小,有多必有少,有善也有惡,有好亦有壞。事物都具有對立面,並且時刻想著對立面運動轉化,對立面不會消失,轉化也不會停止。比如月盈即虧,物壯則老,否極泰來,盛極必衰。
再說一下反覆,事物向著反面運動轉化,不是一個週期就結束了,可以這麼說,存在的一切都不會消失。我們知道能量守恆,任何事物不會憑空而來,也不會無故消失,所謂有無相生,看不見了,不代表不存在了,它只是換了一種存在形式,換了一個維度,換了一個狀態而已,本質其實從未改變——萬物源於大道,歸於大道。正如道德經第16章所言,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萬事萬物從對立面而來,也會迴歸對立面,如此迴圈往復,周行不殆。
總結:
道德經的反向思維,是由正到反,再由反到正,是立體的,完整的全過程。
看問題要全面,老子在道德經裡面讓我們知道這個世界存在不為我們認知的另一面,所以就不能只看到表面。不片面,才能不偏執;善於發現隱藏的一面,才能不困惑,不犯錯
道德經的反向思維,其實是在提示我們——萬事萬物存在反面,走向反面,迴圈往復。任何一個反面同時也是正面,反面不會靜止不動,還是會轉向正面,所以做人做事,就要懂得把握機會,順勢而為,應時而動,同時,任何勢頭不要過度把持,適可而止,見好就收。
回覆列表
道德經講的是道,從老子發現道的存在,到老子悟道,修道,行道,最後給我們總結出來的關於道的經典,所以道德經通篇都在談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