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要將網上朋友當成現實朋友當你在網上交了一個朋友後,往往會對他(她)講很多很多心裡話,這其實很自然。因為和網友有距離,對網友沒有直觀印象,很容易不由自主地將他(她)理想化。和網友的交往時間一長,在心理上就會自然地產生依託感,產生一種親密的心靈交流關係。當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這種關係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們認識到產生這種心靈依託的原因是和網友之間的“距離感”造成的時候,就要自覺地維持這種有距離的網友關係,不要輕易打破它,從而使我們和網友之間的關係能長久地友好下去。但是,網友的語言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可驗證性。無論網友講得多麼對、多麼有邏輯性,從理論上講,我們無法區別他們的言語是真還是假,是真心話還是隻是應付一下,這就是不可驗證性。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們就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網友只是和我們心靈交流的朋友,我們學習上交流經驗的朋友,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將自己的聯絡電話、住址等情況告訴他們。因為,萬一他(她)的話是假的,是以騙人為目的的話,我們就可能蒙受意想不到的損失了。(2)有選擇地告訴網上朋友你的情況明白了網友的特點之後,在網上聊天過程中我們就應該謹慎地向網友透露自己的情況了。網上聊天時,肯定要向網友吐露一些自己的情況。但儘量不要和生活中具體的位置、地點聯絡上。比方說,你可以告訴對方,我在上中學,也可以告訴網友學校裡的一些情況,但沒有必要說出你的學校名稱。這樣,既可以交朋友,又沒有被人利用、被人欺騙的危險了。(3)不要和網上朋友見面和網友見面有兩大害處。第一,見了面的網友就變成了生活中的普通朋友了,距離感消失了,也不可能再有心靈上的“溝通”了。第二,和網友見面是最“危險”的事情。網上交流的朋友在現實生活中是什麼樣子,誰都不敢保證,再加上青少年學生的社會閱歷少,分辨是非能力較差,自我保護能力又非常有限,所以,從自我保護角度來說,也不應該和網友見面。首先,自己不要產生這種想法,不要提出和網友見面的要求;其次,當網友提出這種要求時,一定要堅決拒絕。
(1)不要將網上朋友當成現實朋友當你在網上交了一個朋友後,往往會對他(她)講很多很多心裡話,這其實很自然。因為和網友有距離,對網友沒有直觀印象,很容易不由自主地將他(她)理想化。和網友的交往時間一長,在心理上就會自然地產生依託感,產生一種親密的心靈交流關係。當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時,這種關係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當我們認識到產生這種心靈依託的原因是和網友之間的“距離感”造成的時候,就要自覺地維持這種有距離的網友關係,不要輕易打破它,從而使我們和網友之間的關係能長久地友好下去。但是,網友的語言也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不可驗證性。無論網友講得多麼對、多麼有邏輯性,從理論上講,我們無法區別他們的言語是真還是假,是真心話還是隻是應付一下,這就是不可驗證性。明白了這一點後,我們就應該清楚地認識到:網友只是和我們心靈交流的朋友,我們學習上交流經驗的朋友,我們沒有必要、也不可將自己的聯絡電話、住址等情況告訴他們。因為,萬一他(她)的話是假的,是以騙人為目的的話,我們就可能蒙受意想不到的損失了。(2)有選擇地告訴網上朋友你的情況明白了網友的特點之後,在網上聊天過程中我們就應該謹慎地向網友透露自己的情況了。網上聊天時,肯定要向網友吐露一些自己的情況。但儘量不要和生活中具體的位置、地點聯絡上。比方說,你可以告訴對方,我在上中學,也可以告訴網友學校裡的一些情況,但沒有必要說出你的學校名稱。這樣,既可以交朋友,又沒有被人利用、被人欺騙的危險了。(3)不要和網上朋友見面和網友見面有兩大害處。第一,見了面的網友就變成了生活中的普通朋友了,距離感消失了,也不可能再有心靈上的“溝通”了。第二,和網友見面是最“危險”的事情。網上交流的朋友在現實生活中是什麼樣子,誰都不敢保證,再加上青少年學生的社會閱歷少,分辨是非能力較差,自我保護能力又非常有限,所以,從自我保護角度來說,也不應該和網友見面。首先,自己不要產生這種想法,不要提出和網友見面的要求;其次,當網友提出這種要求時,一定要堅決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