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宣墨軒
-
2 # Cherubines27
不是大神,只說個人意見:
王安石變法初衷好的,可以欲速則不達。要改革一下子就要砸掉所有人的飯碗,不失敗才怪。
領先制度一步的是天才,領先兩步的就是瘋子。王安石下場還算好的,看看王莽,那才叫一個慘!
-
3 # 我思故我在698
宋神宗年輕氣盛好大喜功,王安石,名聲在外,兩人一拍即合,再加上老成持重的韓琦年老告退,才讓王安石有機可趁,在有些書中描述的王安石更像個傳銷頭子,變法根本不切實際,失敗也是情理之中,更是給原本就軟弱的北宋當頭一棒,一蹶不振。
為什麼歐陽修、蘇軾等人都反對王安石變法?
宣墨來答:先說王安石變法。其變法是旨在改變當時社會落後狀況的一場社會變革運動,以發展生產,富國強兵,以挽救北宋政治危機為宗旨,是繼商鞅變法之後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社會變革運動。這本來是好事,可為什麼遭到司馬光等一班人的反對呢?
再說王安石和司馬光。他們都是當時社會的棟樑之材,名聲顯赫,且二人還是朋友,惺惺相惜,常在一塊舉杯把盞,談論國是,儘管政見不盡相同,也只是說說而已,並不過多計較。再說司馬光主要精力都放在了精研史書上,不太關心政治。他在研史過程中發現,歷代變法都是以其失敗而告終,出於好心,極力反對王安石變法。作為宋朝的頂尖人物,儘管出發點都是為了大宋社稷,因觀點不同,目的不一,見面就爭,往往是不歡而散。後來這種爭論發展到了朝廷之上,二人皆撕破了臉皮,再無所顧及,矛盾越發不可收拾。一場改革與反改革的鬥爭已無可避免。
再則變法失敗,也不能完全推到司馬光等人身上,王安石的一些策略和做法也存在很大問題。一是變法的意義事先宣傳不力,沒能得到多數人的支援,沒能把一批優秀人才吸收到自己身邊,後來都變成了自己的政敵。再則王安石性格剛烈,甚至有些剛愎自用。開始司馬光與其一些資深好友,寫信勸他不要用心太過,過於自信,操之過急,他卻不聽其勸,一意孤行。剛開始蘇軾應是擁護新法的極佳人選,可蘇的不少變法主張未能被其採納,其結果是分道揚鑣,本是一位得力的助手卻站在了他的對立面。
再說司馬光等人有著自己的政治立場,王安石代表的是改革派,而司馬光等人代表的是守舊派,其反對改革也就順理成章了。
這場鬥爭發展到後來,演變成了一場派系鬥爭,愈演愈烈,昏天黑地。而變法失敗的根本原因,是其變法觸犯了皇親國戚,上層貴族的切身利益,才會遭到太多人的反對,導致變法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