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41944650979

    兩者意思相近。發憤圖強【解釋】發憤:決心努力;圖:謀求。決心奮鬥,努力謀求強盛。【出處】老舍《鼓書藝人》十七:“你越是發憤圖強,遇到的困難就越多。你得下決心克服一切困難,否則就一事無成。”【近義詞】奮發圖強、發奮圖強【反義詞】胸無大志、無所作為、妄自菲薄【語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發奮圖強【解釋】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出處】《人民日報》1959.9.3:“發奮圖強、自力更生,對於落後隊貧困落後的面貌的改變,當然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發奮”與“發憤”讀音相同,意思也相近。瞭解它們之間的細微的差別,對正確使用這兩個詞非常必要。先看“奮”和“憤”。奮,繁體字作奮,是個形聲字,形旁是隹,和鳥有關。本義指鳥振翅飛翔。如:奮飛。後來引申為振作、鼓動。如:奮鬥、興奮、勤奮、奮不顧身等。憤,也是形聲字,形旁是心,和人的心情有關。指因為不滿意而感情激動。如:氣憤、憤憤不平等。再看,“發奮”和“發憤”。意義有別。發奮指振作起來,如:發奮努力、發奮有為等。發憤指決心努力。如:發憤忘食、發憤圖強等。發奮強調精神振作;發憤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產生向上的內動力。範圍有別。“發奮”使用的範圍要比“發憤”大。“發奮”可以指個人,也可以指群體或國家,而“發憤”一般只指個人。功能有別。“發奮”可以說“奮發”。如:“發奮努力”可以說“奮發努力”,“發奮圖強”可以說“奮發圖強”。而“發憤”則不能說“憤發”。區分兩個成語的意義:發奮圖強和發憤圖強,兩個都有“謀求自強”之義。前一個指振作精神,奮力自強;後一個指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一個側重於“振作精神”,一個側重於“下定決心”,側重點有所不同。

  • 2 # 使用者2008204498042

    “發憤圖強”意思是:“ 下定決心,努力追求進步 ”

    拼音:【fā fèn tú qiáng】近義詞:發憤圖強反義詞:無所作為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造句(1)我們要學習古人臥薪嚐膽的精神,發憤圖強,振興中華。(2)只有臥薪嚐膽,發憤圖強,才能把中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強國。(3)我們應該發憤圖強,把祖國建設得更美好。(4)只要團結一致,發憤圖強,我們一定會把祖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強國。(5)中華民族羸弱了一個世紀,但現已發憤圖強,大搞精神及物質上的建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會成為孩子的絆腳石嗎?你會讓你的孩子每天都看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