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2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6301321425457

      近體詩中,有“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的說法。就是每句七言詩的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做要求(五言一三字)二四六字必須嚴格遵守(五言二四字)。但對於(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平平仄仄平兩種句型中七言第三字和五言第一字,必須要用平聲。否則即拗,也就是“孤平”,此乃詩家大忌。如果用了仄聲,就必須在本句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用平聲字補償。這為“孤平拗救”。  除了韻腳,整句只有一個平聲字,這叫“孤平”,是近體詩的大忌,在唐詩中極少見到.前引杜詩“臂懸兩角弓”即是犯了孤平,象這樣不合律的句子,叫作拗句.老杜有意寫過不少拗體近體詩,這種探索另當別論.  如果第一字非用仄聲不可,怎麼辦呢?可以同時把第三個字改成平聲:  仄平平仄平  這樣就避免了孤平.這種作法,叫作拗救,意思就是避免了拗句.  所謂“孤平”,是專指平收句(也就是押韻句)而言的,如果是仄收句,即使整句只有一個平聲字,也不算犯孤平,至多算是拗句.例如把“仄仄平平仄”改成“仄仄仄平仄”,這不算犯孤平,是可以用的.  還有一種情況,是五言的仄起平收句:  仄仄仄平平  在這種句型中,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但是第三字不能用平聲字,如果用了平聲字,成了:  仄仄平平平  在句尾連續出現了三個平聲,叫做“三平調”,這是古體詩專用的形式,做近體詩時必須儘量避免,而且無法補救.  同樣,七言平起平收句“平平仄仄仄平平”,第一和第三字都可平可仄,但是第五字不能用平聲,否則也成了三平調.  只要能夠避免孤平和三平調,“一三五不論”就是完全正確的.  格律詩中出現拗句,採取一定的方式補救,稱為"拗救".拗救的方法,一般有本句自救和對句相救兩種.  凡平仄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律詩中如果多用拗句,就變成了古風式的律詩.上文所敘述的那種特定格式(五言"平平仄平仄",七言"仄仄平平仄平仄")也可以認為拗句之一種,得是,它被常用到那樣的程度,自然就跟一般拗句不同了.現在再談幾種拗句:它在律詩中也是相當常見的,但是前面一字用拗,後面還必須用"救".所謂"救",就是補償.一般說來,前面該用平聲的地方用了仄聲,後面必須(或經常)在適當的位置補上一個平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再說一次我愛你,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