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默默一方

    弄清事實,鼓勵孩子說實話 孩子做錯了事拒絕認錯的原因有很多,父母要去找到關鍵點。

    有的孩子個性強,倔犟、執拗、任性、自以為是,做錯了事不願承認,怕認錯後丟面子。有的孩子則從來沒有認錯的習慣,這與家長的教育有關係,如孩子摔倒了,家長不教育孩子走路要當心,反而怨地不平;小孩子之間發生糾紛,家長往往袒護自己的孩子,說別人的不是。這些都是導致孩子做錯事又拒絕認錯的原因。如果你的孩子正是如此,那麼,父母不要急於追究錯誤的大小,而應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承認錯誤上。 首先,家長必須改變以上不正確的做法。是誰的錯就是誰的錯,要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觀念。 接下來,要鼓勵孩子說實話,以親切的態度告訴孩子:“做錯了事沒關係,只要勇敢地承認錯誤並願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時也應嚴肅地指出:“做了錯事又不肯承認是錯上加錯!爸爸媽媽不喜歡這樣的孩子。” 待孩子表示認錯後,肯定他的進步。再幫助孩子分析他錯在什麼地方,其嚴重程度、不良後果等,教孩子今後應該怎樣做。讓他從錯誤中接受教訓,為今後正確的行為打下基礎。

    首先,害怕受到懲罰

    現實中許多家長在知道孩子犯錯誤後,就會劈頭蓋臉地訓斥一頓,不會去探討孩子做錯事的原因,也不去查清事情來龍去脈。長期下來,孩子就有應激反應,當看見家長的表情不對,就會掩蓋自己做錯事情的事實。

    其次,家長沒有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家長習慣性用自己的角度去看孩子發生的事情,將所有的錯誤都歸咎在孩子身上。孩子是喜歡用語言表達自己,而家長沒有給機會孩子訴說心裡的感受,長久下來孩子會覺得自己很委屈,自然也就不願意承認錯誤了。

    最後,害怕丟面子。

    家長往往覺得孩子年齡小,在親朋好友面前教育和批評孩子,會讓孩子聽得進去。實際上,這是一種錯誤的做法。孩子無論年齡小或者大,都會有自尊心。家長當眾批評孩子,會使他們覺得丟面子,從而抗拒去承認錯誤。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做的葡萄酒已經過濾了沒酒味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