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9840184032867
-
2 # 成人零基礎學古箏琵琶
琵琶的來歷:
琵琶又稱“批把”,最早見於史載的是漢代劉熙《釋名?釋樂器》:“批把本出於胡中,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卻曰把,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意即枇把是騎在馬上彈奏的樂器,向前彈出稱做批,向後挑進稱做把;根據它演奏的特點而命名為“批把”。在古代,敲、擊、彈、奏都稱為鼓。當時的遊牧人騎在馬上好彈琵琶,因此為“馬上所鼓也”。大約在魏晉時期,正式稱為“琵琶”。
琵琶由歷史上的直項琵琶及曲項琵琶演變而來,據史料記載,直項琵琶在中國出現得較早,秦、漢時期的“秦漢子”,是直柄圓形共鳴箱的直項琵琶(共鳴箱兩面蒙皮),它是由秦末的弦鼗發展而來的。“阮咸”或“阮”是直柄木製圓形共鳴箱,四弦十二柱,豎抱用手彈奏的琵琶。晉代阮咸善奏此樂器,故以其名相稱,即今天的阮。
南北朝時,透過絲綢之路與西域進行文化交流,曲項琵琶由波斯經今新疆傳入中國。曲項琵琶為四弦、四相(無柱)梨形,橫抱用撥子彈奏。它盛行於北朝,並在公元6世紀上半葉傳到南方長江流域一帶。
撥絃樂器。古代的琵琶種類很多, 一般分為三類:一類叫秦琵琶。通行於秦漢魏晉和南朝時期。據稱,秦始 皇統一中國以後,為了鞏固邊防,便 從國內調集了成千上萬的民工,到荒 涼的北部邊關修築萬里長城。在渺無人煙的崇山野嶺上,民工 們乾的如牛馬似的活,生活十分單調。
為了抒發對秦王的怨憤和對家鄉、親 人的思念,自造一種帶幾條弦的樂器, 進行彈奏演唱。這種樂器當時人們也 叫“秦漢子”。二類叫曲項琵琶。南 北朝周武帝時期,有一些漢人到西域去,發現西域人喜歡騎著馬彈奏一種 樂器,這種樂器清脆悅耳,十分動聽, 就不遠千里帶回中國。
這種樂器就是 曲項琵琶,透過印度傳入中國北方, 後又傳到了南方,三類叫五絃琵琶。來源與盛行情況大體與曲項琵琶相同。 在敦煌北魏壁畫中所見到的一種腹部 如梨形,用四弦或五絃的曲項琵琶, 可以說是現代琵琶的前身。秦琵琶因 結構簡單、音色單純,被印度傳入的曲項琵琶所淘汰了。
琵琶在中國,不 僅常用於伴奏,而且已成為重要的獨 奏樂器之一。關於琵琶的名稱,據說 原名叫“批把”,是描摹兩種彈奏的 手法,後來改為“琵琶”,以說明是一種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