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奇葩歪佬
-
2 # 飛躍海洋7
南宋一開始被金打的滿地找牙,後來經過“中興四將”的不斷努力,尤其是岳飛的“背嵬軍”能專門剋制金國的“鐵浮屠”“柺子馬”,使得金國的重甲騎兵失去了優勢,所以金國軍隊特別恨“岳家軍”。經過十年的抗金,南宋國力和軍力已經能和金國抗衡,所以岳飛已經能北伐,這在南宋初期是無法想象的事情。當時岳飛,韓世忠等幾路大軍已經逼近北宋舊都汴京,最靠近汴京的就是岳飛的軍隊,在朱仙鎮和金軍已經有幾次小規模的戰鬥。至於所說的“朱仙鎮大捷”可能是岳飛的孫子岳珂有誇大的成分,但是無可否認的是,當時金國是準備撤出汴京的,可見當時的形勢對南宋是有力的。所以岳飛面對撤軍的旨意才會感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
我的答案是兩個字——愚忠。
其實岳飛自己也清楚,宋高宗趙構沒有北伐的想法,朝堂之上也沒有人想北伐。一切都只是南宋小朝廷,做給天下百姓看的,他們喊著“迎二帝”的口號,過著悠哉悠哉的日子,好不愜意。
當然還有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岳飛權力太大,雖然他本人忠心耿耿,但不妨礙宋高宗對他的猜忌。當時,岳飛掌控南宋五分之三的軍隊,岳家軍又驍勇善戰,勢如破竹,銳不可當。尤其是最後的朱仙鎮大捷之後,離收復北宋汴京城開封一步之遙,更加引起趙構的忌憚之心。如果讓岳飛收復汴京,那麼在軍中和民間,威望和擁護者將更大更多。
宋之一朝的開國皇帝趙匡胤,也是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才坐上皇位。所以在宋朝,一個武將的權力過大,隨時都會引起皇帝的忌憚,更會將他除之而後快。
岳飛,智勇雙全,並不是有人所說的,沒有政治頭腦。而是一個標準的忠君愛國的古代人,有著“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性格,堅持著自己北伐的理想,可惜生不逢時。
假如我們設想一下,如果岳飛不聽命令撤退,以收復的失地,作為根據地。高築牆,廣集糧。徐徐的發展,慢慢的北伐,可能情況又不同吧。
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究其原因,還是他愚忠的結果。也因為其愚忠,才被後世所推崇,成為民族英雄。此間事,讓我感覺古代“忠君”的悲哀。忠,應該不是忠於那個人,而是忠於國家和人民。以此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