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藝少女圈圈

    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是因為智慧手機普及了,可以打拼音,也可以發語音,不需要再像以前寫信了,現代的年輕人也很少寫字,久而久之,沒有書寫習慣,書法會漸漸趨於平庸。

    在古代,筆墨紙硯是文房四寶,讀書人的基本工具,讀書人最初也是從識字開始的。在識字的基礎上才開始寫文章,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字如其人”,也許也影響著讀書人的思想,大家紛紛把寫一手好字當成精神追求,有些人寫的字飄逸自在,有些人寫的方正規矩,有些人寫的瘦美有力,大約從人寫的字能判斷人的涵養。現在這種觀念淡泊了,大家也不那麼熱衷了。

    還有,有些古人把書法當成自己某種精神寄託和愛好,如王羲之,張旭等,特別投入地練習,寫出來的字已經成了一種藝術了。

    在傳統文化復興的當下,不知道現代人還會重拾筆,去體會漢字之美嗎?

  • 2 # 抱庸詩書

    肯定的。你所看到的古人作品,大多是經過千百年歷史淘漉流傳下來的珍品,而今日這個時代僅區區不足百年,即便是最一流的當代書法家,如果放到書法歷史長河之中去,恐怕也是螢光之於流火,甚至只能算個渣渣。

    書法的藝術環境幾乎成為鹽鹼地。一個美醜的審美底線都把書法圏搞得烏煙瘴氣一團糟。或者求名趨利飽私囊,或者譁眾取寵爭上位,書法尚不入門的文化名人胡亂塗抹一張價值萬金,而壁十年數十年的真正寫手酒香飄不過巷子深,如此情勢境況,拿什麼跟古人比。

    不能厚古而盡薄今。從技法技能上講,今人並不遜於古人多人,才華橫溢的書法者也大有人在,但總覺得缺少了一點古人的質樸情懷,文化性情上也是差了一大截的。書法藝術拼到最高階,就是文化學識與情懷涵養,古時優秀的書法家大多是飽學之士厚積薄發,豐盈的文化底蘊,豐富的人生閱歷,豐滿的性格情懷,今人技法精湛者有之、天賦過人者有之、勤奮刻苦者有之,但大多是就書而書、為書而書,差之古人甚遠。

    無意方可有為。今日書法者的功利心過重,是動力也是阻力。古代沒有書法協會,也沒有這麼多的國展蘭亭杯,真正將書法視為買賣的是在元明之後。古人以書為伴、與書為友,對書法沒有物慾和名欲,所以能夠寫出清淩淩的作品來。今人則存有太多的私心掛礙,這反而成為了一種拘束和包袱。

    抱庸淺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給孩子買智慧機器人到底有沒有用?會不會兩天半新鮮,孩子就不愛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