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古代民間案件探析

    李鴻章、左宗棠均是洋務運動的代表人物,與曾國藩、張之洞並稱“晚清中興四大名臣”。

    現在,關於其二人的軼事,給與我們印象最深的則是:李鴻章創立了北洋水師、作為滿清政府的代表和列強簽署了近代史上一個又一個的不平等條約。而左宗棠呢?一生最大的功績莫過於力排眾議、自行籌餉於千難萬難中收付新疆,若無左公,恐怕今日中華地圖上再無新疆。

    從二人一生的最大功績我們可以看出,二人的觀點差異,主要表現在海防和塞防之爭上。

    我們先說海防——

    中國是一個海洋大國,曾經的世界歷史和如今的國際形勢都告誡我們必須重視海洋的開發和管理。然而中國的海防思想卻發展的很晚。李鴻章作為晚清重臣,他能夠意識到海洋於中國的重要性是極為難能可貴的。因為資金是海防的基礎,李鴻章深知清政府財政極絀,便提議“輕西北、重東南”的海防派觀點,以求力保京畿要地和東南賦稅。從軍事角度來說,這種“以戰為防”的戰略防禦思想,確是一個重大的進步,對於中國近代海軍建設起了積極的指導和推動作用。

    再來說塞防——

    左宗棠的塞防思想中,他十分看重新疆的戰略位置。他認為新疆乃國家西北屏障,國防要衝,重新疆是為了保蒙古,保蒙古是為了衛京師。後來左宗棠在《復陳海防塞防及關外剿撫糧運情形折》中,提出“東則海防,西則塞防,二者並重”的中庸辦法。總而言之,左宗棠把國家領土“尺寸不可讓人”作為其塞防思想中所堅持的一個基本原則。其觀點較為純正、全面。

    總結:塞防、海防是中國近代國防建設的一次大爭論,李鴻章和左宗棠孰是孰非我們現在很難去斷定,單從國家民族來說,二者都重要,但要說誰的智慧更高,我認為李鴻章更有時代大局觀,但他實戰能力不如左宗棠,所以最後事與願違。左宗棠實戰能力強,政治大局觀到底如何就很難說的清楚了。

    無論如何,對於一個國家來說,實幹才能興邦,強大才是硬道理。

  • 2 # 弓目

    沒有可比性。李鴻章重海防是藉口,吃回扣發家致富是目的。左宗棠塞防是來真的,抬棺材拼老命,還欠了一屁股債,把老命搭上了,把胡雪巖的命也搭上了。李鴻章的羨慕嫉妒恨可怕呀。毫無底線,賣國也要整死老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香辣花生米的做法步驟圖,香辣花生米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