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陳柏齡
-
2 # 逍遙書畫
舉重運動是樸實無華的,沒有華麗的造型,也沒有華麗的外表。在當前這個需要炒作的時代,這項運動是沒有好噱頭的,媒體關注度肯定很低。再者中國在這項運動上一直沒有樹立一個有個性,有領導力的人物。其實這些舉重員很辛苦,犧牲了太多,得到的太少,而且對身體摧殘的很厲害,就是退役後的生存都很難。但世間有多少默默無聞付出的綠葉,才襯出生活的多姿
-
3 # 娛樂領航
個人認為舉重運動員一般都不是高富帥,或者白富美,在現在社會的人們眼中看高富帥,白富美已經佔90%,而舉重運動員是比較辛苦的,而且還是比較容易受傷的,舉重運動員的肌肉比較發達,不協調,這就是很少有人粉舉重運動員
-
4 # mei了個mei
現在外貌協會的人居多,小鮮肉們又在娛樂圈裡活躍,高富帥在韓劇的帶領下風靡全球。像舉重運動員這種外貌並不出眾,身材各方面也不是太優越的人自然受不到太多人的關注,就連退役後也是如此,曾有新聞爆出舉重運動員退役後沒錢沒文化竟到澡堂搓澡工作,生活不易,可這些畢竟是為中國帶來榮譽的人啊,他們舉重對身體的壓力有多大,對健康造成多大的傷害,我們就應該好好反思如何對他們的醫療更好的保障,不分彼此,認真對待。
-
5 # zhangjunsun3365287
舉重一般個子不高(相對),身材不好,模樣一般。舉重一屆奧運會也就一塊金牌不可能多塊,不拉風。舉重對身體沒好處,只有副作用,鬧的渾身疾病,退役也沒得幹。舉重一般窮苦孩子多,沒錢包裝自己。
-
6 # 財源滾滾財源廣進
沒法模仿,沒法購買舉重周邊產品,不能利用舉重技巧勾妹,也沒那種能力做到專業運動員的重量,體會不到那種快感。籃球足球完的再次也能進一個,也能幻想自己是喬丹,自己是馬拉多納。
-
7 # 蛤殺雞
舉重這種反人類 沒有觀賞性 沒有商業價值的專案早應該取消了。完全不知道把一根鐵棒舉過頭頂這項運動的意義在哪裡。
國內的呂小軍、廖輝在國外人氣可高了。
說到底,國內很少有人粉舉重運動員,不過是國內的人對舉重的瞭解並不深,對力量訓練也充滿誤解罷了。
比如這個問題下的許多回答,都充滿了對舉重的誤解,我相信大部分人連槓鈴很可能都沒有摸過。
2012年4月份美國體育用品製造商協會(SGMA)的一份資料統計顯示,參與舉重運動的美華人多達3900萬,在美國所有運動中的參與度排在第7位,高於籃球、棒球等運動。有市場基礎才有呂小軍、廖輝的人氣高漲。
本人曾跟隨世界冠軍、抓舉世界紀錄保持者吳景彪教練練習過一段時間舉重。對舉重有一些心得體會,不妨分享一下。
首先,舉重傷身體這一點可以說是門外漢對舉重最深的誤解。舉重並非傷身,而是所有的職業運動員,都必然有著大量的傷病。如果你不是職業運動員,僅僅是用中等強度進行訓練,那麼舉重不但不會傷身,反而會促進身體素質增長。歐美地區的一些機構還會透過舉重的訓練來防止青少年的脊柱側彎。
其次,舉重運動員身材不好。這點也是頗為偏激的說法。中小級別的舉重運動員身材普遍屬於穿衣顯瘦脫衣有肉的型別,八塊腹肌、倒三角的身材明顯比許多「小鮮肉」更有魅力。
其三,舉重會讓身體變矮這一點也早就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被學術論文證偽了。之所以我們看到的大部分舉重選手都不高,原因在於舉重運動員的選材上首先就要考慮那些身高低一些的選手,這樣容易在賽事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說到底,舉重運動員在國內不火,原因基本就在於大部分人並不瞭解舉重運動,對這項運動充滿誤解。同時,舉重這項運動不像籃球、足球那些運動有許多采訪機會和開放的場地,舉重需要運動員十幾年如一日地在一個舉重臺上訓練,環境較為封閉,接受採訪機會也較少,這項運動需要的更多的是能默默堅持、鑽研的運動員,因此大部分的舉重運動員都不太擅長表達,能獲得曝光和關注的機會也就相對較少了,之前看廖輝、龍清泉上電視節目,基本上都是屬於話不多、不太會來事的型別,那麼能受到大眾關注的可能性也就比較小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