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吳士平
-
2 # 奔跑的蝸牛灬
古代防蟲害春秋時期就有了,簡單方法就是人工撲殺,捕捉、燒殺等方法。漢平帝時期對補蝗蟲的人還有獎賞,以此來鼓勵百姓捕殺害蟲。唐朝時期用開溝和火燒相結合的方法。宋朝和清朝時期則採用掘取蟲卵的方法,直接毀滅幼蟲,從而滅絕成蟲。另外李秘園的《捕蝗記》中詳細記載抓蟲要在“三不飛”時,即早晨沾露不飛、中午交配不飛、日暮群聚不飛的時候捕殺害蟲。
除了人工撲殺外,還有透過農業栽培技術來防治害蟲,透過加強或創造有利於農作物生長髮育但不利於害蟲繁殖的生長環境。從而達到避免或抑制害蟲的目的。
另外還透過保護益蟲益鳥的方法來防治害蟲,各朝各代都有嚴禁捕蛙捕鳥的政策,充分利用生物之間相剋的原理。
除了這些還有藥物防治,植物類的嘉草、莽草等,動物類的蜃灰、魚腥水等,礦物類的食鹽、硫磺、石灰等。
-
3 # 古草秋心
曬地,歇地,半年不種,讓土地充分接受Sunny,曬殺地下害蟲。邊曬邊耕,害蟲無處藏身,特別是在三伏天。現在農民對地好比周扒皮對長工,半夜學雞,見縫插針,塑棚遮蓋,一年到頭,接收的Sunny實在太少了。於是乎蟲蟲就雨動了!
-
4 # 六點山泉
中國古代農業可以說是靠天收,對於糧食的病蟲害防治手段極其有限,不過農民在生產實踐中選擇儘量避開有病蟲害危害的品種種植,例如我們天門本地,舊社會一季黃豆,一季粟子,入冬足大半大麥,適量種小麥。上述幾種糧食基本不需要防治病蟲害。因為我們當地每年都深耕一次,雜草少,蟲源少,病害少,同時農民也懂輪耕,休耕,如農諺有黃豆不種三茬,黃豆不種茬,也就調節了其它品種的種植,。
只有棉花有病蟲害,因為不是大面積種植,如同天門現在種棉花,不是大面積種植很少棉蟲害,不防治蟲也能大豐收。
由此我得出一個想法,舊社會的小農經濟之自然種植扼制了病蟲害的生成鏈,一物降一物的自然法則維護著生態平衡。
-
5 # 一襲青衫汗浸染
現代農業有農藥可以防治病蟲害,古代人種植糧食如何防害?
在古代,先民們防治病蟲草害主要靠,刀耕火種也世代相傳,然而現在我們現代了!
回覆列表
古代有可能沒那麼多種植物害蟲,或由於地廣人稀,大面積植物蟲子根本就吃不敗,在加之任何昆蟲,動物都有天敵維護自然界生狀平衡,所以沒有農藥,化學藥品在農品施用,也能使得各種植物不至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