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戰鬥機速度越來越快,各國的水平不同,戰鬥機的速度也不同,目前已知的戰鬥機速度在200-1100公里/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殲擊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0公里/時,升限高度達6000米,重量接近1噸,發動機功率169千瓦,飛機配備7.62毫米的機槍。當時著名的殲擊機有德國的福克D和E、英國的S.E.5和法國的Spad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殲擊機的最大速度已達700公里/時,飛行高度達11公里,重量達6噸,所用活塞式航空發動機制功率接近1470千瓦。武器則由機槍發展到20毫米的機炮和空空火箭。瞄準系統已有能作前置量計算的陀螺光學瞄準具。這一時期著名的殲擊機有英國的噴火式戰鬥機,美國的P-51、P-47,F4U,F6F,日本的零式,KI-43,蘇聯的雅克-3、拉5和德國的Bf-109、Fw-190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開始使用Me-262噴氣式殲擊機,最大飛行速度達860公里/時。戰後噴氣式戰鬥機機普遍代替了活塞式戰鬥機,飛行速度和高度迅速提高。 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中,出現了噴氣式殲擊機空戰的場面。華人民志願軍空軍使用的米格15和美國的F-86飛機都採用後掠後翼佈局,飛行速度都接近音速(1100公里/時),飛行高度15000米,飛機重量約6噸,發動機推力29420牛。機載武器已發展到20毫米以上的機炮,瞄準系統中裝有雷達測距器。帶加力燃燒室外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便於改善飛機外形,殲擊機的速度很快突破了音障。 20世紀60年代以後,殲擊機的最大速度已超過兩倍音速, 配備武器已從機炮、火箭發展為空空導彈。這一時期最著名的殲擊機有美國的F-104、F-4,蘇聯的米格21和法國的PhantomIII等。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蘇聯的米格25和美國的YF-12為代表的殲擊機的速度超過三倍音速,作戰高度約23000米,重量超過30噸。但是60年代後期越南戰爭、印巴戰爭和中東戰爭的實踐表明,超音速殲擊機制空戰大多是在中、低空,接近音速的速度進行的。空戰要求飛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即轉彎、加速、減速和爬升效能。裝備的武器則是機炮和導彈並重。以後,新設計的殲擊機不再追求很高的飛行速度和高度,而是著眼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機動能力,完善機載電子裝置、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統。
現在的戰鬥機速度越來越快,各國的水平不同,戰鬥機的速度也不同,目前已知的戰鬥機速度在200-1100公里/時。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殲擊機的最大飛行速度達到200公里/時,升限高度達6000米,重量接近1噸,發動機功率169千瓦,飛機配備7.62毫米的機槍。當時著名的殲擊機有德國的福克D和E、英國的S.E.5和法國的Spad等。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殲擊機的最大速度已達700公里/時,飛行高度達11公里,重量達6噸,所用活塞式航空發動機制功率接近1470千瓦。武器則由機槍發展到20毫米的機炮和空空火箭。瞄準系統已有能作前置量計算的陀螺光學瞄準具。這一時期著名的殲擊機有英國的噴火式戰鬥機,美國的P-51、P-47,F4U,F6F,日本的零式,KI-43,蘇聯的雅克-3、拉5和德國的Bf-109、Fw-190等。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德國開始使用Me-262噴氣式殲擊機,最大飛行速度達860公里/時。戰後噴氣式戰鬥機機普遍代替了活塞式戰鬥機,飛行速度和高度迅速提高。 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中,出現了噴氣式殲擊機空戰的場面。華人民志願軍空軍使用的米格15和美國的F-86飛機都採用後掠後翼佈局,飛行速度都接近音速(1100公里/時),飛行高度15000米,飛機重量約6噸,發動機推力29420牛。機載武器已發展到20毫米以上的機炮,瞄準系統中裝有雷達測距器。帶加力燃燒室外的渦輪噴氣發動機便於改善飛機外形,殲擊機的速度很快突破了音障。 20世紀60年代以後,殲擊機的最大速度已超過兩倍音速, 配備武器已從機炮、火箭發展為空空導彈。這一時期最著名的殲擊機有美國的F-104、F-4,蘇聯的米格21和法國的PhantomIII等。 20世紀60年代中期,以蘇聯的米格25和美國的YF-12為代表的殲擊機的速度超過三倍音速,作戰高度約23000米,重量超過30噸。但是60年代後期越南戰爭、印巴戰爭和中東戰爭的實踐表明,超音速殲擊機制空戰大多是在中、低空,接近音速的速度進行的。空戰要求飛機具有良好的機動性,即轉彎、加速、減速和爬升效能。裝備的武器則是機炮和導彈並重。以後,新設計的殲擊機不再追求很高的飛行速度和高度,而是著眼於改進飛機的中、低空機動能力,完善機載電子裝置、武器和火力控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