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右腦先生
-
2 # 番思錄
還是先談談資本的特性吧,因為瑞幸的背後完全是資本在運作。
資本的核心是嗜血,講白了就是要賺錢(其次才是社會責任感、順帶幫助發展國家支援產業等等)。這種特性又在這幾年發揮到了極致,何為極致,就是無論標的(被投企業)好壞,只要有強力的幾個資本抱團入駐,就能做大做強,走向輝煌。
介於此口號一定要喊的響亮,行業最喜歡用的一個詞叫做"顛覆",六個月顛覆零售行業,一兩年顛覆咖啡行業,三年內顛覆汽車行業。。。 似乎每個行業都能在資本賦能的幫助下短時間被顛覆掉。
誠然資本的優勢很多,我們在這也不一一列舉,只是對於為了迅速獲利套現離場最後留下一地雞毛的資本嗤之以鼻。任何一個標的,只要在資金足夠的前提下,都能走出瑞幸模式,這種模式與技術無關,與管理無關,唯獨與資本有關。
他們都有一個統一的特徵,視上市為救命稻草,上市了是LK,沒上市就是OFO。
瑞幸的泡沫實在太大,賣的不太像是咖啡,更像是啤酒。
-
3 # 談笑閣
從瑞幸得操作來看,這完全是一個資本局,但是我覺得他是會長久的。
一、單品利潤高。
別看你的咖啡現在他送給你,實際上咖啡豆泡水加工資和機器,成本能有幾塊錢?加上紙質咖啡杯,一杯成本不會超過五塊。
二、養成喝咖啡的習慣。
瑞幸的位置都在商業區寫字樓,定位就是白領,一天兩杯十塊錢左右的咖啡,還是喝得起的。
三、瑞幸剛開始就是定位為大資料。
咖啡店只是一個前臺,透過咖啡培養了客戶後,可以看到瑞幸得大資料,近期又推出了沙拉等產品。
本人參加過三四次瑞星咖啡的新聞或產品釋出會,對其印象深刻。
瑞幸上市,肯定利好。資本一直都是商業競爭的利器,也是構築競爭壁壘的基石。對於錢治亞和瑞幸咖啡來說,錢不是問題,但是隻有錢也是不夠的,還有“團隊”的問題。
在瑞幸咖啡的團隊上,錢治亞從各行業網羅了不少人才,瑞幸咖啡現任副Quattroporte曹文寶,就是麥當勞中國區前副Quattroporte、北方區總經理,還有負責戰略合作的吳剛,是前東航旗下中國聯合航空公司執行副Quattroporte。而瑞幸咖啡的CFO Reinout Schakel,曾是渣打銀行執行董事,在瑞信和普華永道任職多年。
錢治亞知道,瑞幸這艘船,需要更多的人來推動航行。一位瑞幸員工透露,瑞幸咖啡早期的門店拓展、人力培訓、招聘等,不少都是錢治亞的老部下,“都是神州子弟兵”。知名媒體虎嗅研究總監Easland將這看作是“神州管理能力的溢位”。
對於這種”溢位”,錢治亞的老闆陸正耀是支援的,一方面,他看好錢治亞的這杯咖啡,已經給錢支援,也不在乎給人了,扶上馬,送一程;另一方面,當時神州優車的關鍵戰役也已打完,網約車格局已定,分流富餘人力資源也有利於最佳化神州的人才結構,給年輕人、新人更多機會。
豐富的人力資源,是瑞幸咖啡得以快速啟動的重要原因,截至今年年底,瑞幸咖啡要做到總門店數超4500家,成熟的地面部隊是基本保障。
大鉦資本董事長黎輝曾對媒體表示,“在國內找不到第二支像瑞幸咖啡這樣彪悍執行力的團隊。”這一點,其實被很多人所忽視,相較於模式創新,營銷推廣,這是瑞幸咖啡不可複製的核心競爭力。
快速擴張還容易產生“遲來的問題”,包括不斷增加的SKU給供應鏈管理帶來的挑戰,數千家門店的標準化服務,員工人數過萬後的企業文化體系建設和落地,產品研發和技術能力的持續創新等等。
但瞭解錢治亞的人,都知道她曾是神州 “運營一姐”,在神州管理過一千多家租車門店,運營幾十萬臺車輛。懂行的人都知道,運動的車輛管理難度比固定的咖啡店管理更復雜,就像租車業務的管理比酒店業的管理更復雜一樣,7天酒店的老闆鄭南雁在酒店業做的風生水起,曾突發異想去做租車業務,開了家“瑞卡租車”,結果這個專案連年虧空,無奈出售草草收場。
業內人士稱,同是OTA產業鏈,租車業務管理比酒店難上十倍。而錢治亞領導的團隊管理能力做咖啡店,可以說是“降維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