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又叫楹聯,是寫在紙、布、或者竹子上的對偶語句。
春聯的由來主要與古時候的桃符有關。相傳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周朝時期,人們便把寫有"神荼"、"鬱壘"名字的桃符懸掛在門上,以去除厲鬼。到了五代,桃符上開始出現聯語,後蜀主孟昶也親自寫下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句子。明代時期,民間對對子的習俗開始流行,春聯的名字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出現。到了今天,在春節這天貼春聯也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
作為利用漢字特徵寫成的一種民族文體,春聯還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聯由上聯、下聯、橫批這三部分組成。
春聯的貼法:
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就是上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在平聲。
橫披多為四字,過去寫橫披是從右往左橫寫,現今多從左往右寫,從右自左寫當屬正式寫法。貼橫披應該貼在門楣的正中間,其字型風格應與上下聯一致,上下呼應,這樣才更能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統一性。
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1、按音調平仄分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2、按因果關係分
“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3、按時間先後分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4、按空間範圍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
春聯又叫楹聯,是寫在紙、布、或者竹子上的對偶語句。
春聯的由來主要與古時候的桃符有關。相傳桃木有辟邪的作用,所以周朝時期,人們便把寫有"神荼"、"鬱壘"名字的桃符懸掛在門上,以去除厲鬼。到了五代,桃符上開始出現聯語,後蜀主孟昶也親自寫下了“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的句子。明代時期,民間對對子的習俗開始流行,春聯的名字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出現。到了今天,在春節這天貼春聯也就成為了必不可少的傳統習俗。
作為利用漢字特徵寫成的一種民族文體,春聯還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春聯由上聯、下聯、橫批這三部分組成。
春聯的貼法:
如果橫批是從右向左書寫,上聯就應該貼在右邊,反之上聯則貼在左邊。另外,對聯除了對仗等要求外,一般應上仄下平,就是上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上聲和去聲,下聯結尾字的音調應該落在平聲。
橫披多為四字,過去寫橫披是從右往左橫寫,現今多從左往右寫,從右自左寫當屬正式寫法。貼橫披應該貼在門楣的正中間,其字型風格應與上下聯一致,上下呼應,這樣才更能體現出中國文化的統一性。
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1、按音調平仄分
春聯比較講究音調平仄,上聯最後一個字為仄音,下聯最後一個字應是平聲。比如“春回大地千山笑”(“笑”是仄音),“福滿人間萬民歡”(“歡”是平聲)。
2、按因果關係分
“因”為上聯,“果”為下聯。比如“方向正確城鄉富,政策英明衣食豐”,因為只有“城鄉富”這個“因”,才會有“衣食豐”這個“果”。
3、按時間先後分
時間在前為上聯,時間在後為下聯。比如“風送鶯歌辭舊歲,雪伴梅香迎新春”,“辭舊歲”在前,“迎新春”在後。
4、按空間範圍分
一般是小者在前,大者在後。比如“勤儉持家家道昌,團結建國國事興”。這副春聯中的“國”比“家”大,所以“家”在前,“國”在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