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騎馬寺的少年

    長膠和生膠都屬顆粒膠。但兩者的特點卻大有不同,生膠側重於速度,以攻擊為主;長膠則側重旋轉變化、借力打力,更多的是用於防守。如果長膠與生膠交手想取勝的話,從我個人體會來看,還需要做好以下幾點:

    發球必須以強下旋為主,長膠防守宜多用加力磕或切球技術

    生膠選手最為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快!由於生膠不太吃轉,很多打生膠的人敢於高點期直接起板進攻。因此,為了防止從接發球環節就處於被動,那就必須用一個“轉”來遏制他的“快”,這就是強調要發強烈的下旋球為主。如果發球不轉或不夠轉,那對方很容易挑打起來,再加上速度落點你就很難來得及防守。

    對於相持階段生膠攻過來的球,要儘量用加力磕或切球技術,因為加力磕或切過去的球,直接把攻過來的上旋轉球轉變為下旋,如果對方起下旋技術不過關,會直接下網造成失誤。但如果採用擋的話,長膠反旋轉的力度不夠,生膠仍然能夠起板繼續發力進攻,長膠就會一直處於被動。你要不想被對方打死、拍死,那就請加力死磕吧!

    僅靠防守難以取勝,要敢於大膽用長膠進攻彈擊,你沉我比你更沉!

    在加力磕、加力切球的同時,我們僅靠防守還是很難以取勝的。要想贏生膠,如果你有一面是反膠的話,那就必須拉加轉弧圈球,以增加生膠進攻的難度。長膠這一面,一定要敢於在進攻中使用彈擊技術,生膠攻過來的球有下沉,但長膠你彈過去的球弧線會更低平、球也會更飄忽怪異,讓生膠很難反攻回來。但這個過程一定要注意守和攻的比例,我透過實踐認為長膠攻和守應該是三、七開,攻為3,守為7。

    長膠作為顆粒膠皮,沒有摩擦,攻球的難度非常大,經常有下網失誤或者彈飛,因此應以穩防的基礎上,增加一定比例的進攻。切不要以進攻為主與生膠硬拼,這屬於下下策。對於長膠彈擊的時機,應選擇生膠在無法進攻時,過度球搓過來的一板弱下旋,長膠比較適宜拱、彈下旋球,生膠也是顆粒膠,搓過來的球不是很轉,但也有一定的旋轉,這個旋轉度恰恰正好是長膠借力打力的支撐點,就借他這一點弱下旋把球直接彈過來,壓住對方反手位,球過去會非常沉。

    從發球、防守、進攻三個環節你足夠做得好、控制的好的話,我相信你在局面上不一定陷入被動,甚至很可能讓對方非常難受,乃至於贏得比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把地球看做一顆細菌,那麼太陽和銀河系分別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