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夏概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因毗鄰大夏河而得名,古稱“跑罕”、“河州”。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總人口169萬,有22個民族,以回族為主。州內東鄉族和保安族為甘肅省特有民族。 臨夏曆史悠久,具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秦漢以來歷為絲綢之路要道,文化發達。有劉家峽水庫、炳靈寺石窟、紅園、東宮館、南關清真大寺、蓮花山、松鳴巖等旅遊景點。臨夏是穆斯林聚居區,伊斯蘭文化和穆斯林風情獨具特色,現已開展穆斯林風情專項旅遊活動。臨夏也是“花兒”的故鄉,磚雕和花卉藝術遐邇聞名。 主要景點: 炳靈寺石窟——位於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炳靈寺最早叫房述窟,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佈在大寺溝兩側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 劉家峽水電站——位於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距蘭州市萬公里,是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7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水庫大壩處有電廠和劉家峽旅遊公司提供各式遊船,遊客可乘船直達水庫西南端的炳靈寺石窟參觀遊覽。 紅園——位於臨夏市西郊,是一個具有古典建築風格的江南式園林。紅園始建於1958年,佔地4公頃,由清暉軒、如意湖、盆景院、月季院、伯樂廳、動物園六個部分組成。紅園以池館樹交相輝映,兩頭大,中闖紅,呈葫蘆狀。園內花木扶疏,奼紫嫣紅;湖水如鏡,小溪涓涓,常令遊人流連忘返。 臨夏南美清真寺——位於臨夏市解放路,北瀕紅水河,是臨夏穆斯林群眾禮拜的宗教活動場所。始建於元代末年,以後隨毀隨修,相延至今。禮拜大殿坐西向東氣勢雄偉,莊嚴肅穆。影壁均飾以水泥浮雕,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寺內整個建築集中國古典建築藝術與阿拉伯建築風格於一體,是東西方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晶。 蓮花山——從康樂縣城乘車西行,走一個多小時,便到了與甘南州接壤的蓮麓鄉足谷川,這兒是蓮花山“花兒會’龍主會場。蓮花山是服山的一條支脈,主峰海拔3570多米。蓮花山景觀很多,有轉閣樓、東房頂、娘娘殿、祖師殿、牛王廟。馬王廟、捨身崖、九鼎等,峰巔有玉皇閣。蓮花山山峰險奇俊秀,松柏楊禪混生,蒼松茂林,山峰連疊,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臨夏概況--臨夏回族自治州位於甘肅省西南部,因毗鄰大夏河而得名,古稱“跑罕”、“河州”。總面積8,169平方公里,總人口169萬,有22個民族,以回族為主。州內東鄉族和保安族為甘肅省特有民族。 臨夏曆史悠久,具有豐富的馬家窯文化遺存。秦漢以來歷為絲綢之路要道,文化發達。有劉家峽水庫、炳靈寺石窟、紅園、東宮館、南關清真大寺、蓮花山、松鳴巖等旅遊景點。臨夏是穆斯林聚居區,伊斯蘭文化和穆斯林風情獨具特色,現已開展穆斯林風情專項旅遊活動。臨夏也是“花兒”的故鄉,磚雕和花卉藝術遐邇聞名。 主要景點: 炳靈寺石窟——位於臨夏永靖縣西南35公里處的小積石山中。炳靈寺最早叫房述窟,明永樂年後,取藏語“十萬佛”之譯音,取“炳靈寺”或“冰靈寺”之名。石窟分上寺、洞溝、下寺三處,分佈在大寺溝兩側的紅沙岩上,洞窟層層疊疊,棧道曲折盤旋而上。炳靈寺最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畫藝術,與莫高窟和麥積山石窟並稱為甘肅三大石窟。 劉家峽水電站——位於臨夏永靖縣城西南1公里處,距蘭州市萬公里,是中國自己設計、自己施工、自己建造的大型水電工程,為黃河上游開發規劃中的第7個梯階電站,兼有發電、防洪、灌溉、養殖、航運、旅遊等多種功能,被譽為“高原明珠”,景色壯觀。水庫大壩處有電廠和劉家峽旅遊公司提供各式遊船,遊客可乘船直達水庫西南端的炳靈寺石窟參觀遊覽。 紅園——位於臨夏市西郊,是一個具有古典建築風格的江南式園林。紅園始建於1958年,佔地4公頃,由清暉軒、如意湖、盆景院、月季院、伯樂廳、動物園六個部分組成。紅園以池館樹交相輝映,兩頭大,中闖紅,呈葫蘆狀。園內花木扶疏,奼紫嫣紅;湖水如鏡,小溪涓涓,常令遊人流連忘返。 臨夏南美清真寺——位於臨夏市解放路,北瀕紅水河,是臨夏穆斯林群眾禮拜的宗教活動場所。始建於元代末年,以後隨毀隨修,相延至今。禮拜大殿坐西向東氣勢雄偉,莊嚴肅穆。影壁均飾以水泥浮雕,古樸典雅,別具特色。寺內整個建築集中國古典建築藝術與阿拉伯建築風格於一體,是東西方民族文化交融的結晶。 蓮花山——從康樂縣城乘車西行,走一個多小時,便到了與甘南州接壤的蓮麓鄉足谷川,這兒是蓮花山“花兒會’龍主會場。蓮花山是服山的一條支脈,主峰海拔3570多米。蓮花山景觀很多,有轉閣樓、東房頂、娘娘殿、祖師殿、牛王廟。馬王廟、捨身崖、九鼎等,峰巔有玉皇閣。蓮花山山峰險奇俊秀,松柏楊禪混生,蒼松茂林,山峰連疊,為省級自然保護區。